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重磅承诺!菅义伟首份施政演说:日本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第一财经 2020-10-26 17:04:00

作者:潘寅茹    责编:冯迪凡

这是日本首相首次就实现“零碳社会”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在环保领域,日本新政府做出了迄今最重磅的承诺。

26日,日本召开临时国会。这也是新任首相菅义伟第一次亮相国会,同时发表上任后的首次施政演说。

在演说中,菅义伟就当前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防御政策、后续的经济复苏、明年奥运会的举办等话题,进行一一阐述。

其中,他着重谈及了日本政府未来在环保方面的规划:日本力争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carbon neutral)。这是日本首相首次就实现“零碳社会”给出具体的时间表。此前,日本政府曾表示,将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零排放。

根据安排,此次临时国会将持续41天,至12月5日结束。在首日发表施政演说后,参众两院的各党派代表将对菅义伟的演说内容进行质询。目前,众议院的质询时间暂定为28日和29日,参议院为29日和30日。

2050年实现碳中和

菅义伟在演说中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已经不再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而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更强劲增长的重要举措。

对于日本政府的最新表态,各界都给予了乐观评价。日本最大的建筑产品制造企业LIXIL公司环境管理部负责人、同时也是日本气候领导伙伴网络联合主席Toshihiro Kawakami表示:“今天宣布的2050目标,标志着日本低碳转型的加速。这将为致力于气候行动的公司提供强有力的助推,刺激日本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此同时,这也有助于业务扩展和ESG基金的进一步发展。”

亚洲最大的零售公司日本永旺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负责人、日本气候领导伙伴网络联合主席Kahori Miyake表示:“当201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德国波恩举办时,我意识到日本的气候行动远落后于其他国家。首相在今天的声明将会为日本创造一个扭转局面的机会。一旦制定了明确的目标,日本就一定能够实现它们。从这个角度来看,有着明确方向的声明意义至关重要。”

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要达到碳中和,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特殊的方式去除温室气体,例如碳补偿。二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

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目前“碳中和”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国家、机构等采用。在2015年《巴黎协定》设定了本世纪后半叶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后,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正在将其转化为国家战略,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

9月初,中国也向全球首次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也是迄今为止各国中作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

今年早些时候,韩国也宣布了类似计划。此外,奥利地、不丹、芬兰、德国、冰岛等国家都给出了自己的时间表。

改变煤电偏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社会极度偏爱煤电,而这恰恰是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因素之一。日本经产省2019年的数据显示,日本的煤炭发电量在日本全境的发电总量中占比33%,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的发电占比38%。日本也是全球煤炭进口大国,2018年日本进口煤超过2.1亿吨,仅次于印度和中国。

因此,日媒认为,要实现碳中和,就必须对这一现状进行改革。一位匿名的日本能源问题专家表示,在新的长期战略下,日本将加快推动煤炭逐步淘汰和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如果日本没有淘汰煤炭的明确日期,那么到2050年就不可能实现净零排放。”他说道。

菅义伟已在演讲中明确道,加强在太阳能和碳循环等重点技术领域的研发与投资至关重要。同时,他还强调日本需要快速并深刻地调整其煤电政策,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2050路径平台(2050 Pathways Platform)执行主任巴伦(Richard Baron)认为,“日本的新承诺表明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在过去,日本曾展现出了应对能源危机的能力。现在,日本也明确了实现碳中和的决定,我相信这将鼓励来自私营部门和公民社会的创新,助力实现这一目标。接下来,日本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来展示实现2050年的方案。”

此前,日本政府也逐渐开始减少对煤炭发电的依赖。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已在8月中旬表态称,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日本将在未来10年关闭100座效率低下的火电厂,鼓励发展新型发电站,普及再生能源。日本环境省已计划成立一个专家小组,研究如何让电力企业摆脱对煤炭的依赖。据日本经产省的数据,目前,日本全境尚有140座火电厂。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