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强化城市发展韧性丨公共经济与管理

第一财经 2020-11-11 22:47:38 听新闻

作者:吴一平 ▪ 王伟    责编:任绍敏

基于疫情的冲击影响、疫情中的新旧发展方式优势比较、数字经济的特点优势。在后疫情时代,应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增强城市发展的韧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世界范围内已进入关键期、胶着期和攻坚期,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稳定产生了一定冲击。此次疫情冲击着我国城市治理体系,也暴露出城市治理在应急管理体系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不足。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前沿科技在疫情防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为促进经济、就业回稳提供发展思路,在恢复经济发展这个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上,数字经济如何进一步融入城市治理体系之中,发挥强化城市发展韧性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考虑的问题。

疫情冲击给经济带来供需双重压力,引发社会经济不稳定

疫情降低了购买力、增强了风险预期,严重挫伤了消费者消费积极性。同时也重创了企业的供给能力,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因疫情防控产生的人工成本、房租成本、库存成本持续上升,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面临较大困境。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风险沿着供应链和产业链上下及横向传导,连锁反应引发局部性反应。当前,虽然疫情在国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这次冲击依然导致了很多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众多因素相互叠加,就业受到影响。

“危”中有“机”,数字经济突显比较优势

受疫情影响,今年我国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下降13.5%,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4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快速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疫情冲击还催生了云办公系统、体温预警系统、无接触服务、无人配送等新型线下配送商业模式。随着疫情恢复,人们逐渐回到原来的办公场地工作,但是疫情期间带来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给工作效率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线上会议的普及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电影线上院线的发布方式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方式等。疫情之后在线工作模式更加灵活,用工方式迎来全新变革。

疫情期间很多外地务工人员不能及时返回城市,这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创伤,但同时也拓宽了外地务工人员的工作方式,比如许多滞留家乡的务工人员开始了线上直播等灵活就业方式作为传统就业方式的补充。

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增强城市发展韧性

数字经济具有目标治理精准、空间依赖性低、居于产业高价值环节、智能化和自动化特点。这对于推动城市发展韧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基于疫情的冲击影响、疫情中的新旧发展方式优势比较、数字经济的特点优势。在后疫情时代,应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增强城市发展的韧性。

一是增加数字医疗投入,增强城市流行病防治韧性。国外疫情始终未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秋冬季节到来之际,疫情倒灌的压力增大,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城市,作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疫情防控压力尤其大。加快推动医疗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智能疫情跟踪、智能诊疗,增强上海传染病发现和治疗韧性。

二是鼓励数字化办公模式,增强企业用工韧性。出台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府采购和补贴政策,推动企业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加速推动云办公普及应用,鼓励企业加大智能设备投入力度,推动智慧工厂建设,优化企业的成本结构促使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向新经济和新业态领域。

三是加强“新基建”数字化,增强城市基础服务韧性。“新基建”是撬动新兴产业的重要支点,也是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发力数字“新基建”,可以助力复工复产达产达效,让基础设施红利更好地造福社会。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基础设施,推动城市更加安全、高效地运营,并提供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与服务。

四是强化治理手段智能化,提升城市综合风险防治韧性。城市综合问题解决必然依靠智慧化、精准化、合作化、一体化的精明治理手段。通过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增强城市综合风险防治韧性,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预测并尽可能避免灾害带来的影响。

五是发展数字产业,增强产业链韧性。数字化经济在产业链中一般居于关键环节,大力发展数字产业,有助于应对冲击中供应链部分环节停摆和危机在沿着产业链上下游的传导,对于稳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我国应对经济逆全球化的挑战,对城市产业优化升级、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稳定促进作用。

六是增加数字政务投入,提升政府城市治理能力。需求侧和供给侧是市场“看不见的手”,政府数字治理能力提升则是强化“看得见的手”。建议出台以政府采购方式购买企业技术产品的政策,以数字技术推动政府治理的重心前移,使政务服务从末端、救济端前移到源头、预警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缓解风险追踪负担,实现城市的高效协同治理。

(吴一平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王伟系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