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港交所官网公布了京东健康聆讯后资料集。继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之后,京东健康即将成为第三家上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
受京东健康获准上市影响,今日,港股京东集团大涨5.63%,报368.0港元,创历史新高,最新总市值为1.15万亿港元。
京东系再诞独角兽
聆讯后资料显示,京东健康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14年2月,当月开始医疗健康业务作为京东集团独立的业务板块进行运营。2017年12月推出在线问诊服务。
2018年11月,公司正式注册成立。2019年5月,京东健康正式宣布独立运营。
2019年11月15日,京东健康获得中金资本、京东集团、霸菱亚洲等投资的10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约70亿美元。由此,京东健康成为了京东集团旗下除了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之外的第三只独角兽。
2020年8月17日,京东健康获得高瓴资本的B轮融资。
2020年9月27日,港交所披露了京东健康提交的招股书,京东健康申请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京东健康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11月1日0时至11月10日23时59分),京东健康的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单量同比增长6倍,健康服务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倍,跨境药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倍,口罩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17倍,进口保健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70%,海外直采燕窝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年收入破百亿元,零售药房业务为收入关键
资料集显示,京东健康2017年至2019年的总收入分别为55.53亿元、81.69亿元、108.42亿元。其中,2019年108亿元的收入使得京东健康成为目前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第一家收入突破百亿的公司。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的总收入就达到了87.77亿元。
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2.48亿元、3.44亿元以及3.71亿元;经调整净利率则分别为3.8%、3.0%、3.2%以及4.2%。
京东健康在招股书中表明,目前收入主要来自通过自营业务销售医药和健康产品,其次来自向第三方商家收取佣金和平台使用费以及向供应商和第三方商家收取广告服务费等。从业务看,京东健康业务分为零售药房业务和在线健康医疗服务两大块业务,而零售药房业务为收入关键。
京东健康的在线零售药房业务通过三种模式运营:自营、在线平台及全渠道运营。自营模式主要是指京东大药房。在线平台模式主要是第三方商家入驻,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的在线电商平台拥有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户。
京东健康在招股书中也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进一步发展零售药房业务及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加强用户增长及参与度、提升品牌知名度、投入技术研发、潜在投资、收购或战略联盟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从股权结构看,上市前京东集团持股78.29%,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兼实控人,高瓴资本持股4.34%,为第二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