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昨日(11月20日)新增的2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的一例,吴某某,是在浦东机场UPS上海国际转运中心西区货运站做安检员。而11月9日,上海也有一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王某某,他是在浦东机场西区航司货运站从事搬运工作。
和之前各地多起确诊病例都与进口冷链物品有关不同,王某某平时工作中接触的都是进口非冷链物品。这是否说明,进口非冷链物品也有携带和传播新冠病毒的可能呢?如果是,又该如何防控?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此进行了解读。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进入冬季以后所有的国际货运环境类似于我们夏天所说的冷链,所以冬季低温造成“非冷链”趋于“冷链”效果。近期国际疫情严重,境外货品被污染风险加大。另一方面,冬季气温低,病毒在集装箱、货柜表面存活时间就会延长,接触这些冷冻环境下的物品,感染风险就会增加。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加强了环境的检测和人员的筛查,感染以后也能够及时地发现出来,多地还出现了进口非冷链物品造成了人员感染。因此国内进口“非冷链”货品也要按“冷链”标准管理,同时也要坚持货品采样检测,人员定期筛查,两项措施只要能够落实就不会造成大规模面积的人员感染。
患者症状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症状,例如支气管炎或肺炎,这些疾病可能是由流行病暴发期间大量病原体传播引起的;而痰中带血丝通常是剧烈咳嗽的结果。
蒋荣猛表示,流感病毒会破坏呼吸道屏障,可能会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重症肺炎。
日本在今年农历新年成为众多中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大S的不幸离世似乎让人们觉得“日本不安全了”。但所闻可能并非真相的全部。
很多人在异国他乡旅行时,可能因为怕麻烦或语言不通而抱有“扛一扛等回国再治”的侥幸心理。对于一些轻症吃点药“扛一扛”可能还能过去,但碰到重症时,如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大S年仅48岁肺炎去世,可能与她的基础疾病也有一定关联,加之不少明星年轻时为追求体重目标而进行的过度减肥,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