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定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举行视频会议,以最终确定是否维持现行减产力度。分析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致全球原油需求疲软,维持现行减产力度“几乎已成定局”。
据报道,绝大多数分析师预期,眼下日均减产770万桶的力度可能需要延长3至6个月。全球主要产油国维持现有减产力度“几乎已成定局”。
欧佩克与俄罗斯等10个非欧佩克产油国4月12日达成减产协议,5月1日起大规模减产。依据协议,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5月和6月日均减产970万桶,7月至今年底日均减产770万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日均减产580万桶。
尽管全球新冠疫苗研发近期传出利好消息有助扩大需求,全球主要产油国最近数周依然暗示现行减产力度可能延长数月,因为它们的首要目标是支撑油价。
沙特主动减仓100万桶,极大的刺激了油价,但同时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却开始增产,这说明OPEC+内部开始分裂。
本周OPEC会议中沙特意外表示将额外减产100万桶/日,油价连涨三日。
疫苗接种逐渐展开,市场对明年全球经济复苏期望较高,加上当前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的需求旺盛,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
本周油价先跌后涨,大幅波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