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23日在京发布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称,得益于有效的疫情防控和政策支撑等因素,中国经济以快于预期的速度实现复苏。
这份报告名为《从复苏走向再平衡:2021年的中国经济》。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实现2%的增长,2021年增速加快至7.9%。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报告指出,在有效防控疫情、强力政策支持和强劲出口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在今年一季度大幅下滑后迎来快于预期的恢复,“总体复苏速度很快”。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全球环境仍然高度不确定,这需要一个有适应性的政策框架。过早退出政策支持和过度收紧有可能使复苏脱轨。”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说,“财政支持的退出应循序渐进,但重点应当从传统基础设施转向增加社会支出和绿色投资。”
多位专家分析,6月份CPI由负转正、PPI降幅连续4个月走扩,前者回升缘于输入性下行压力减弱和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增强,后者降幅扩大则缘于国内投资需求疲弱以及出口下行压力显现。受关税政策冲击等因素影响,国内通胀回升将持续面临内外部压力,全年低通胀格局难改。这也为下半年货币政策继续降息、财政政策持续加力促消费扩投资、有力对冲外部波动,提供了充分的政策空间。
展望下半年,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考虑到外部环境带来的出口不确定性,以及去年三、四季度的高基数影响,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下半年宏观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力,加快财政支出,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并期待在稳定股市、楼市、人民币汇率等方面出台更多增量政策。
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或将不再仅仅凭借其体量规模赢得全球关注,也将凭借这些难以复制的稀缺属性,成为全球价值链重塑中的关键支点。
可以将未来的投资部分导向“消费端”。面向消费端的投资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效率、释放消费潜力、激活市场活力,是打通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的关键。
近期,外资机构密集上调对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期,进一步释放看好A股市场投资价值的信号,引导更多增量资金增配中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