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防寒产品缺货严重,用电负荷陡升再迎大考

第一财经 2021-01-08 18:00:46

作者:缪琦    责编:黄宾

寒潮影响带来负荷强劲增长,多地电网备用持续紧张。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而在备货上偏保守,义乌小家电行业商会会长、洪英电器创始人骆洪英在这个冬天将迎来翻倍激增的生意。

“我们已经缺货十多天了。”骆洪英告诉第一财经,他们预判到了今年的寒冬,但在疫情的压力下,在备货上不敢激进。这也让公司在过去受寒潮影响的季度里,电热毯等取暖小家电的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了4成左右。

由于小家电的整个生产周期并不短,骆洪英他们一般从每年的5~6月就会开始为当年的冬季配货。从采购配件、定款式到生产制造,再到库存,保守应对成为了不少企业在2020年的策略。

在寒潮带动取暖设备、保暖服饰和智能家电等一系列产品销量暴增的同时,相关企业迎来了比往年更旺的冬季销售,部分企业也面临了缺货挑战。

防寒产品销量翻数倍

伴随着2021年的第一波寒潮到来,上海苏宁的大数据显示,取暖器、空调、明装采暖、中央空调等迎来抢购高峰。

其中,1月这几天,暖气片在苏宁线下门店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24%。尤其是80后、90后年轻人在装修新房时,更偏向于购买采暖设备。

2020年12月25日~30日期间,苏宁线上线下平台的明装采暖、取暖器、空调销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39%、316%和134%。

德国博世集团旗下供应工业/商业热水、蒸汽及制冷系统和家居环境系统的博世热力技术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博世热力在2020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壁挂炉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了20%。由于对于这个寒冬有预判,因此提前2个月备足货料的博世热力目前的产能可以满足定位相对高端的市场需求。

“2020年我们壁挂炉的国内销量整体比去年翻了两倍,就新年的第一周,我们的销量就同比增加了65%左右。”作为国内燃气采暖热水炉的制造企业,浙江华佳控股集团总经理蔡少华对第一财经表示,销量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最近的天气极冷,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目前,华佳控股约7成的产能用于供应国内市场。

苏宁数据还称,2020年的最后一周,秋裤销量增长6倍,自发热保暖内衣增长迅猛,同比增长698%,羽绒服销量也增长240%,就连智能马桶盖的销量也增长了131%。

全球知名服饰品牌优衣库方面也表示,天气急剧变冷后,具备吸湿发热功能的内衣、高级轻羽绒等高功能御寒衣物销量出现了显著增长。

作为生活方式平台和消费决策入口,小红书的数据显示,寒潮还带动了用户对取暖、护肤等消费品的关注。在2020年11月中下旬的第一波寒潮袭来时,小红书上羽绒服的搜索量冲上高位,同比3天前增长了150%,其中,长款羽绒服的搜索量高于短款羽绒服。在护肤领域,用户也更加关注护肤品的功效性,如今年初的“补水面霜”搜索量环比增长了2倍左右。

用电负荷陡升

自2020年底多地因气温突降、用电量突增而“拉闸限电”以来,2021年的第一场寒潮,让全国的用电再迎大考。

就在今天,国家电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赣州市赣县区供电分公司发布紧急通知称,目前正值低温寒潮期间,用电负荷大幅攀升,给电网设备带来严峻考验,为保障居民安全用电,温馨提示用电客户在每天高峰时间段不要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设备等。

根据浙江公布的数据,受寒潮影响,浙江全省全社会用电负荷连创今冬以来新高。其中1月7日10:24,浙江全省用电负荷8842万千瓦,同比增长44.2%。

截至目前,浙江电网总体运行平稳,主网未因寒潮侵袭发生故障,寒潮影响带来负荷强劲增长,浙江电网备用持续紧张。

2020年12月以来,浙江、湖南、江西等多地因气温骤降而引发用电紧张,相关企业和产业受到限电影响,机关单位、部分学校和公共场所也收到限电通知。

为了减少突然限电带给企业运营和生产的影响,义乌一些企业开始购买或租赁备用发电机。当地一家电商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经历了前几天的限电后,自己已经买好了备用发电机,“那几天整个义乌的发电机是一抢而空”。据记者了解,“拉闸限电”已提前缓解。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12月28日表示,入冬以来,全国用电需求快速增长。12月份以来全国发用电同比增长11%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12月上中旬寒潮来临,全国日最高用电负荷超过夏季峰值,日最高发电量已接近夏季峰值,历史罕见。20个省级电网用电两位数增长,15个省级电网负荷累计137次创下新高。

该负责人称,经济快速恢复、极寒天气、供应能力受限等多重因素叠加,湖南、江西出现高峰限电情况,浙江推动能耗双控和减煤过程中也出现了局部限电的情况。发改委、能源局立即协调有关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及时应对。目前湖南供电基本恢复正常,江西12月19日起未再限电,浙江对个别地方做法也进行了纠正,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趋于平稳。

2020年12月29日,安徽合肥的企业也遭遇了突发的停电状况。安徽一家外贸制造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突然停电的原因是气温骤降,当地电力供应不足而临时启动了限电。

为做好应对,上述负责人提出,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政府部门和有关企业对有序用电预案全面进行梳理,科学论证,保证不能涉及民生领域,不能涉及居民。进一步明确预案的启动流程,对预案涉及所有用户的合理性进行排查,保证切实可用。要求执行方案前,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做好供电风险预警告示,确保企业有预期。极端情况下实施方案时,做到只限电不拉电。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热点追踪

苏泊尔逆市下跌背后:与披露的红海局势影响关系几何 | 公司观察

或涉嫌内幕消息提前泄漏。

02-25 15:54

车规芯片仍有部分缺芯 谁在布置新产能?

业内人士称,汽车产业往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变,芯片供应还未跟得上节奏,芯片从大规模缺芯转向结构性缺芯。

01-09 17:40

私募基金管理人减少近2000家,有投资人感慨今年“募投管退都很难”

“投资人现在一个是保持好心态,第二是积极看项目。”但黄岩提到,所有的机构出资都更谨慎了。

2023-12-08 08:03

做企业不会一直难下去 | 把脉中国经济

文章主要讲述了,当前的企业界面临的“寒冬”并非单一原因生成,而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作者认为,这是一场长期的经济周期末尾,全球贸易的大国博弈和竞争导致的全球化格局的衰退,新一代消费者的新环境下的成长带来的消费习惯、消费链路及消费主张的变化,以及全球疫情增加的世界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情绪。然而,这不是一切都是坏事,而是企业家需要将其视为商业世界对自身的警醒。文章指出,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经济停滞并非可怕,可怕的是企业失去了增长的动力和方向,企业家失去了信心和勇气。因此,企业必须冷静的意识到,增长从何而来,商业从来不是赌运气,也并非钻空子,而是从人性底层出发的价值交换。作者估计,当下这个所谓的“寒冬”,最多也就会持续3-5年的时间,届时,又会是万物生机勃发的景象。但是,这3-5年不是给中国企业躺平的,这个“GapYear”,将是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筛选期。

把脉中国经济
2023-12-05 01:40

小家电:海外收入增速回暖 潜力品类逐步崛起丨微研报

2023-12-01 13:2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