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日前在“第二届中国能源行业前沿论坛”上表示,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是从高碳时代走向低碳时代,最后走向零碳时代。而能源的发展呈现出“五化”的趋势,即供给侧的电力零碳化、燃料零碳化,需求侧的高效化、再电气化和智慧化。他认为,未来可再生能源将从补充能源变为主流能源,电力和燃料的零碳化将产生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区块链技术未来将极大地改变能源的生产和交易模式,实现点对点的产销。他同时认为,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除了纯电动汽车,使用碳中性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黄震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下为发言视频内容)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未来的能源是怎么发展的?也就是从我们高碳的时代走向低碳能源的时代,最后走向零碳能源的时代,这是总的一个大的发展方向。
我把能源大趋势总结为“五个化”,从供给测是两个化。
首先是所谓的电力零碳化的发展趋势,整个电力系统的脱碳是全社会零碳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根本。这些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非常快,而且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在不断的下降。我们光伏和风电总共是4亿千瓦,预测到2050年左右,大概要达到50亿千瓦。整个风电和光电的装机,未来会有极大的发展。风电和光电,实际上就是未来电力系统一种新的形态,新能源加储能。
第二就是燃料的零碳化,我们用太阳光的能量倒过来做各种燃料,包括所谓的碳中性燃料,可再生的合成燃料。
后面再讲需求侧的三个。一个是高效化,就是节能减碳。我们国家目前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的1.5倍,还太高是吧?
第二就是再电气化,因为我们电气化的水平现在非常低,像上海只有19%,我们国家基本上也差不多就是20%左右。但是电气化的前提很重要,一定是绿电。你不能去燃煤发电去搞电气化,一定是绿电搞电气化,所以这一块是未来实施减排的重要路径。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对汽车比较关心。新能源汽车我不强调是叫电动化,我一直说汽车未来的发展路径是电气化,为什么电气化?丰田公司国际上最权威的,他们一直在搞燃料电池,是吧?未来的汽车,它将来要么就是用可再生的合成燃料,是碳中性燃料,它不排二氧化碳,是碳中性的。要么就是用零碳的电力和绿氢,这两种方案。
还有就是能源的智慧化,强调能源流和信息流的高度融合。把能源和人、人和能源装备、能源装备和能源,能源装备和能源服务都把它关联起来,这是个发展方向。
区块链技术实际上会极大地改变能源未来的生产和交易模式,它重点就是实现点对点的能源的生产交易,使互联网中的每一个能源节点都能成为独立的产销者。
能源消费一定是从高碳、低碳到零碳,最后可再生能源是从补充能源到主流能源。将来从供应端来说,电力的零碳化和燃料的零碳化一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对未来的能源可能是一个革命性的、颠覆性的变化。
(以上为黄震在“第二届中国能源行业前沿论坛”上的发言节选)
制片编导:
吴 磊 许姗姗 周宝平
项目制作人:
傅 娆
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装备体系逐步健全。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
由于技术演进及其对经济社会规则的冲击很可能快于相应强监管能力的提升,仅靠政府力量难以有效行动,强监管可能一时跟不上,各种弱规则很可能是治理主力。
商业场景创新、全球化布局提速、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正成为氢燃料电池企业的破局密码。
今年以来,欧美股市与A股、港股走势显著分化,美股科技股暴跌,A股和港股则呈现科技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