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顾:
1月15日,指数午后探底回升 涨幅超9%个股逾百家,指数午后探底回升,小盘超跌个股普涨,涨幅超9%个股逾百家,市场人气回暖。板块上,资金本质依然选择弃高就低,已经在低位持续超跌注册制次新集体涨停潮,逾30只个股涨超10%,早盘大涨的银行保险午后出现回落,资金回流锂电、光伏、军工等抱团板块,川能动力,天齐锂业封板,长城汽车撬板后一度拉升17%,网红经济、水产、石墨烯等板块轮番拉升,后排补涨的公牛集团、用友网络等个股大跌。
盘面上,注册制次新、包装印刷、石墨烯等板块涨幅居前,超级品牌、白酒、第三代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涨0.01%,报收3566点;深成指跌0.26%,报收15031点;创业板指涨0.02%,报收3089点。沪股通净流出3.39亿,深股通净流入11.41亿。
盘面解读:
上周指数站上3600点,是创了3年以来的指数新高,成交量重新连续一周回到万亿之上,结构性牛市的味道越来越浓,且重新站回3600点也是靠的券商板块,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市场表现(牛市涨券商的逻辑),指数重返3600点之后,回踩3550点整固,故本周下半周市场持续调整,但已持续超跌的小盘股在周五集体迎来反弹,有市场人士预判从去年12月至今的二八或者一九行情,即将扭转,但笔者认为在当下机构占市场站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在钱多多的情况下,不要轻言风格的转换,因为小盘的进去容易,出来难的特点无法改变,且小盘股的体量无法满足目前机构资金体量的资金需求,故风格切换,难上加难。
强势风口:
市场关注点方面,板块每日的强势力度轮动可以作为观测的依据之一。以下为最近5天强势板块前30强排序:(强势板块的定义为最近5天该板块走势强于大盘的板块就可以定义为强势板块。
(数据来源:通达信软件)
从上述板块的排名来看,强势板块下周可跟踪的为工程机械板块以及高端装备板块,还有河北板块首次上榜,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
潜力板块发掘:稀土板块
各项数据综合显示从2014年至2017年,美国进口的稀土中有80%来自中国。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稀土的产量占全球稀土产量的81%。故在稀土生产方面,中国占据绝对的价格主导地位。此外,稀土在大宗商品中作为一种资产类别,作为一种与新能源车相关的上游原材料,在锂电池材料,在钴,镍,锂品种在资本市场被炒上天的局面下,在已经连续7年左右被投资者忽视之后,预判目前稀土价格已经开启一个新一轮上升趋势,同时据报道因为新能源汽车热销,从而带动上游原材料订单巨幅增量,使得稀土报价从12月起已经开启持续上升,政策方面,十四五期间国内稀土供给或仍将受到开采总量指标的限制,需求端稀土下游新能源汽车、汽车、节能变频空调、风电等领域逐步恢复,稀土永磁材料消费量有望每年持续高增长。
兴业证券日前表示,预计到2025年,预计新能源汽车用钕铁硼磁材需求量将快速增长至3.1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33.7%。供需、政策的双轮驱动,稀土价格或开启长牛走势。且从来自中证报的报道:大宗市场数据显示,从2021年开年以来,主流稀土品种价格呈上升态势,重稀土主流品种涨势明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3日,今年以来A股稀土指数涨幅近12%。业内人士表示,稀土现货供应紧张,供应商放货节奏放缓,呈“卖方市场”格局。预计2021年稀土价格有望开启长牛走势,稀土产业链上游龙头公司利润有望充分释放。
15日周五收盘后,工信部出台公开征求对《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明确稀土管理职责分工。由国务院建立稀土管理协调机制,研究决定稀土管理重大政策,协调解决稀土管理重大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控制每年产量,控制每年出口量,那么结果就是稀土价格将因为产量受调控,以及稀土的稀缺性从而有望价格持续走高, 那么作为资本市场中的稀土板块也将持续看好。
盘面上,海南自贸区板块延续涨势,影视院线、旅游及酒店、免税店概念活跃;贵金属、稀土永磁板块走弱。
深入推进产品价格监测、产品一致性监督检查、缩短供应商货款账期等工作,开展网络乱象专项整治、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和缺陷调查,确保产品安全、质量可靠。
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电耗限值、电池回收利用安全等标准,引导企业深化科技创新,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
车俊强调,要清醒认识到,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容易反复,要久久为功、持续整治。
部分国家高度关注我国稀土相关物项供给情况,千方百计开展窃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