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什么何鸿燊的遗产总额是个谜?

2021-01-19 14:28:40

作者:许骥    责编:张健

其实早在他生前,关于其遗产的各种争夺、风波、新闻就屡见不鲜。因为他于生前在中国香港设立了家族信托。 很多人可能都下意识认为,只要生前订立遗嘱,身后就万事无忧实情大大不然。在此举个稍微极端一点的例子香港南丰集团主席陈廷骅的遗嘱案,且看公开媒体是如何报道这件事的。陈廷骅的不幸案例,是由于他只订立了遗嘱,没有设立信托而带出的。仅仅在何鸿燊去世的第10天,2020年6月5日,他的长房幺女何超雄即透过律师向香港高等法院遗产承办处,登记知会备忘,要求法庭勿在未有知会她的情况下,将何鸿燊的遗产授予书盖章。

“赌王“何鸿燊是2020年5月26日离世的。其实早在他生前,关于其遗产的各种争夺、风波、新闻就屡见不鲜。而随着何鸿燊离世,各房子孙围绕遗产的反而好像没那么热闹了。期间发生了什么?我们围观之余,是否也可借镜,看看自己在资产传承方面有没有做好充分安排呢?虽然我们一般人的家庭关系不如”赌王”般复杂,个人资产也不如”赌王”般庞大,但现在城市里资产雄厚的民众亦比比皆是,资产万一处理不好,搞得鸡飞狗跳,甚或兄弟阋墙,也是得不偿失。

根据各种公开媒体报道,有的说何鸿燊遗产5000亿,有的说过万亿等等。看多了,我们不由得产生一个疑问,即:为什么大众获知的何鸿燊遗产总额各说纷纭,相去甚远?何鸿燊究竟有多少遗产?

何鸿燊的遗产总额,或将永远是谜。为什么?因为他于生前在中国香港设立了家族信托。

香港的信托在安全性上有两个特点:第一、不实行登记制,所以资产一经注入信托,便完美隔离;第二、香港立法会于2013年7月17日通过《信托法律(修订)条例草案》,此后设立的信托,可成为永续并无固定终止日期之信托。换句话说,何鸿燊的遗产大部分将永久在信托内安全运作,不用曝光,荫泽子孙。在此前提下,任何人士对其遗产总额的所谓 爆料,都只能是 猜测。

南丰集团遗嘱案

很多人可能都下意识认为,只要生前订立遗嘱,身后就万事无忧——实情大大不然。

香港人常喜避讳,觉得 遗嘱二字不吉利,于是给它起了另一个名字——平安纸。然而,平安纸绝不平安。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遗嘱作为一次性遗产分配方案,没有持续性。

遗嘱订立人当然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分配遗产。然而根据我们对人性的基本认知,遗嘱启动之时,和遗产相关的所有人,都会打起遗产的主意。他们是否有权阅读遗嘱内容?是有的。而当所有人看到遗嘱的内容,遗嘱订立人只要稍微有失公允,一碗水端不平,纠纷便是无可避免之事。

利用遗嘱来传承遗产,最终导致不欢而散的反面案例不胜枚举。在此举个稍微极端一点的例子——香港南丰集团主席陈廷骅的遗嘱案,且看公开媒体是如何报道这件事的。

陈廷骅创办的南丰集团在香港赫赫有名,他被称为“棉纱大王”、“ 地产大王”、“窝轮大王”。白手兴家的陈廷骅,早于1990年便跻身“香港十大富豪”之列,是与包玉刚、邵逸夫齐名的甬籍港商。陈廷骅乐善好施,很受市民尊敬。然而,晚年的他不幸罹患认知障碍,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

陈廷骅生病后,并没有获得家人温暖的照顾。相反,某日他的妻子杨福娥在家中找到一份陈廷骅订立的遗嘱,结果发现,陈廷骅有意将全副身家的95%捐赠给慈善机构。

陈廷骅的这个意愿令杨福娥断然难以接受,她想到一个“ 妙招”,就是趁陈廷骅尚在世,赶紧提出离婚。虽然陈廷骅身患重疾,在金钱面前,也顾不上夫妻情谊了。2009年,杨福娥以陈廷骅做出了“ 不合理行为”为由提出离婚。经过一年分居,次年得偿所愿,分走陈廷骅的一半资产。而陈廷骅“被离婚”所剩下的一半资产,有没有按照他的意愿,95%捐赠给慈善机构呢?也并没有。陈廷骅2012年去世后,他的两名女儿和前妻,又发起新一轮争产案。

没想到一张遗嘱,会带出这么多麻烦?或许晚年的陈廷骅,因为认知障碍已经不知道自己的家人反目成仇。但我们相信,这一定不是他订立遗嘱时希望看到的局面。

陈廷骅的不幸案例,是由于他只订立了遗嘱,没有设立信托而带出的。那么何鸿燊呢?他既然立了信托,是否就不涉及争产了?不一定。香港的信托是一系列法律文件,设立信托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把资产注入信托。于是,将哪些资产、多少资产、以何种方式注入信托,都是值得精心设计的。理论上,香港的信托可以容纳所有形式资产,无论是现金、股票、基金,还是房产、保单、期权,甚或汽车、珠宝、古董等等。像何鸿燊这样的级别富豪,日常居住的住所、使用的器具、乘坐的汽车、收藏的文玩等等,都价值不菲。这些,假如没有注入信托,便会成为遗产争夺的对象。

根据公开媒体报道,我们已经知道,何鸿燊家族已经开始对其遗产展开争夺。仅仅在何鸿燊去世的第10天,2020年6月5日,他的长房幺女何超雄即透过律师向香港高等法院遗产承办处,登记知会备忘,要求法庭勿在未有知会她的情况下,将何鸿燊的遗产授予书盖章。

什么是登记知会备忘?原来,无论何鸿燊生前是否订立遗嘱,其遗产承办人都要前往位于香港金钟高等法院底座的遗产承办处,获得一个确认盖章,然后才可以承办何鸿燊的遗产。不过,与遗产相关的人士,可向遗产承办处递交登记知会备忘。如此一来,遗产承办人到遗嘱承办处想要盖章时,遗嘱承办处就必须先知会登记知会备忘递交人,得到递交人确认后,方可盖章。而递交人一日不确认收到知会,遗嘱就一日不得生效。所以,何超雄的举动标志着争产案正式开始。

由于何超雄递交了登记知会备忘,何鸿燊信托外遗产目前仍不得进一步操作。无奈之下,只能委托给第三方暂时代为管理。何鸿燊的长房次女何超贤(同时也是家族信托受托人)根据《遗嘱认证及遗产管理条例》第36条,向法庭提出申请,由一家公司作为何鸿燊的遗产管理人,有关管理费用将按该公司计算为每小时2,535元至6,630元,费用由遗产内支付。换句话说,到达成和解为止,何鸿燊的遗产就这样被当作” 冤枉钱」,以每天60,840至159,120的价码烧着。

家族信托设立有技巧

但无论如何,何鸿燊的信托内资产,在他身后仍然按照其生前遗愿运作着,没有外人知道具体内容如何。我们能知道的,只是该家族信托的受托人是何超贤。并且这个信息,也是由于何超雄状告何超贤而公之于众的。何超雄曾入禀法院,要求何超贤交出信托相关文件。虽然何超雄是信托的受益人之一,但由于信托受到绝对的法律保护,何超雄只能在有限范围内阅读信托文件。何超雄的举动反而遭到律师指摘,称何超雄是信托受益人中唯一不满足的成员,并引述何超贤指,对为何超雄入禀法庭,认为是“不必要及烦扰的举动”,使所有家庭成员陷入此事宜,感到非常难过和沮丧。

其实,假如何鸿燊所设立的信托不是以何超贤作为受托人,而是以专业机构(如律师事务所或信托公司)为受托人,那么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将得到更大程度的保护。如今,相当于是何超贤一人在承受整个家族运作的压力。大概因为在华人的世界里,毕竟还是更加信任血缘关系。

(作者为香港认可信托策划师,百万圆桌内阁会员(COT))

【一财号】是什么?——实践第一财经内容平台化战略,开放旗下全媒体平台的资源,依托多年来在财经领域积累的专家资源,与专业意见领袖共同致力打造一个财经领域高质量的思想交流、价值传播、能力成长的生态。

第一财经一财号获作者授权首发

版权及入驻合作请联系张老师13818218481或邮件1000V@yicai.com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