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是否规划我国传统燃油车新车禁售时间表?

2021-01-22 14:30:07

作者:张岸元    责编:张健

但无论如何,既然中美欧日主要经济体在这一领域达成了空前共识,既然这些共识即将转化为政策,市场就没有必要再去争论,而要将关注点转移到如何就此进行前瞻判断上。这可能是一场革命性的能源转换。而能源转换往往是产业革命的前奏。从年内来看,应主要关注三个方面。

关于今年的宏观经济和总量政策基本面,已经没有太多争议。三月份,人大将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纲要,之后,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将陆续公布自己的规划。这其中,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规划举措,在中观层面上的影响之大,可能超过总量政策。

关于气候是否在变化、变化的方向是否是变暖、变暖是否主要由人类活动所致、温室气体排放是否是最主要方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否是逆转变暖的最有效手段、现有技术路线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究竟如何等等问题,在科学上、工程上都是存在争议的。

但无论如何,既然中美欧日主要经济体在这一领域达成了空前共识,既然这些共识即将转化为政策,市场就没有必要再去争论,而要将关注点转移到如何就此进行前瞻判断上。这可能是一场革命性的能源转换。而能源转换往往是产业革命的前奏。从年内来看,应主要关注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油价。拜登总统在竞选中承诺,要取消美国页岩油页岩气的生产补贴。过去若干年,油价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页岩油、页岩气较低的生产成本。一旦相关补贴取消后,意味着油气的定价逻辑会有新的变化,再叠加今年下半年即将出现的海外经济复苏共振,全球油价的天花板很可能会抬高到多年未见的水平。但这一现象能延续多长时间,尚存疑问。因为油价上涨将导致太阳能、风能及生物燃料等诸多油气替代行业获得更佳的经济性,从而替代更多油气消耗,进而对油价形成中长期抑制。

二是关于国内能源政策。美国减排的重点是减少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方向的使用,而我国减排的重点是煤,途径是减少一次能源中煤的使用,因为煤的分子式中碳原子数较多,从煤、石油,再到天然气,碳氢比是下降的。市场应密切关注“十四五”行业规划围绕2030年碳达峰的具体安排,尤其是对北方产煤大省的指标如何分解确定。已经有报道称,内蒙已经停止了自治区新的煤化工项目审批。

参照几年前钢铁水泥煤炭领域的去产能,有关措施可能会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相关产业链上的产品价格。近期有报道称,未来十年,我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70%-80%要来自新能源,这不仅意味着太阳能、风能产业链仍有广阔前景,更意味着电网以及电网智能化装备水平要迈上新台阶。市场眼下对电网等的关注可能稍显不足。

三是关于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多年来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目标是“立新”。而在传统燃油车政策方面,“十四五”规划是否应“除旧”,需要业界广泛讨论。目前,英国、多数欧盟国家以及日本,都确定了传统燃油车退出新车销售市场的准确时间点,从2030年到2035年不等。今年相关行业规划中,我国是否也会以此为参照,给出中国传统燃油车禁售时间点,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两年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曾以两会提案的方式推动该事项,由于多种原因未果。若推出该时间点,势必对诸多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如,燃油车集中报废、退出使用,将导致汽油柴油批发零售断崖式下跌、炼油装置大量闲置;车用中小汽柴油机、变速器、传动、尾气排放控制等产业链生命周期戛然而止等。该举措对于提升中国能源安全的意义显而易见。

石油消耗过程中,约60%用作“能量方向”,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船用重油等;其他约40%用于“物质方向”,包括乙烯等化工原料。燃油车禁售,理论上最多将使得我国石油消耗下降60%,从而可能实现石油自给,摆脱对海外进口的依赖,我国能源安全水平也将由此提升到理想的水平。

新能源汽车赛道无疑是风口浪尖。但必须指出,我们看好新能源汽车,但未必看好目前整车领域的某些相关标的。恰恰相反,目前所谓的造车新势力问题很大。传统汽车厂商多年来的资金实力、技术积累和储备储备、渠道优势,不是那些造车新势力所能项背的。之所以传统厂商尚没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面发力,主要是基于商业的考虑,如近年来较低的油价、现有生产装置使用等。

一旦燃油车禁售政策予以明确,传统车企就时间表形成明确共识,在相关领域发力,一些造车新势力可能难有容身之地。事实上,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欧洲市场,大众、甚至法国雷诺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都已经超过了特斯拉。汽车不是手机。整车代工贴牌是取巧的做法,以此为基础的板块高估值,会有去伪存真的过程。

(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