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表明,因染色体差别,感染新冠病毒后,男性的死亡风险比女性更大。
1月22日,《科学》杂志刊发了耶鲁大学医学院免疫生物学系高桥武弘(Takehiro Takahashi)等人的一篇论文,主要研究了“免疫反应中性别差异”(Sex differences in immune responses)。研究者发现新冠病毒患者中,男性的死亡风险比女性高约1.7倍。
这种性别差异在免疫反应中的潜在机制到底是什么?上述研究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编码了大量重要的免疫相关基因。
人类有X和Y两种性染色体。女性的两条性染色体,大小与形态也完全相同,称X染色体。男性的一条与X相同,另一条则小得多,称Y染色体。
女性的这种优势来自于自身拥有的两个“X性染色体”,所带来的免疫力更强,相比之下,男性只有一个“X”。
上述论文称,一些关键的免疫基因位于X性染色体上,比如Toll样受体7(TLR7),可以使病毒RNA感应引发强I型IFN。这使得具有两个X性染色体的女性,在早期可以产生更多的I型IFN来清除病毒。
从一些国家发布的数据来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上述研究结论。
根据意大利国家卫生研究所的资料,在2月21日至3月12日之间通报的意大利13882个确诊病例中,男性占58%;在所有803个死亡病例中,男性占72%。新冠病毒住院患者中,男性死亡率比女性高75%。
伦敦大学学院性别与全球健康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英国新冠病毒感染者中,男性死亡数是女性的2倍。在西班牙的数据中也发现,男性新冠患者死者是女性的两倍。
默沙东九价HPV疫苗男性适应证在华获批上市
《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一书通过研究100年前的媒体资料,揭示了当时观众与运动员、舆论与体育之间的关系。
文晏新作《想飞的女孩》聚焦困境中的女性及其对命运的抗争,延续了她在《嘉年华》中对女性生存处境的关注。
《还有明天》与去年国内上映的影片《出走的决心》有相似之处,刻画的都是普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承受的细密的暴力和压迫,以及她困顿、挣扎、犹疑和觉醒的过程。
3月8日是女性的节日,第一财经·阅读周刊精选7本关于女性的新书,涵盖怎样看待家务、如何养育男孩、更年期、女性史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