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个二线城市新一轮地铁规划获批。
国家发改委26日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21-2026年)的批复》指出,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升公共交通供给质量,促进广佛同城化发展,原则同意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建设4号线一期、11号线、2号线二期等3个项目,规划期为2021~2026年。
这3个项目,总长度115.8公里,其中佛山市境内110.8公里、广州市境内5.0公里。项目建成后,形成6条运营线路、全长252.4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根据《规划》,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772.13亿元,其中佛山市境内736.18亿元、广州市境内35.95亿元;资本金占 40%,计308.85亿元,其中佛山市出资294.47亿元、广州市出资14.38亿元,分别由佛山和广州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以银行贷款为主,并研究多元化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
在地铁建设方面,尽管不少二线城市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已经进入到轨交网络化不断加密的阶段,正在努力追赶一线城市。加快地铁建设,有利于拓展这些城市的空间发展平台,提升这些城市集聚和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
2020年,佛山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816.47亿元,预计增长1.6%。不过,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
在过去经济崛起阶段,发达的县域、镇域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当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后,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在发展高端产业方面较弱的弊端不断凸显。近年来佛山也在积极实施强心战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此次获批的二期规划中,2号线二期工程自高明区西安站至南庄站,主要是连接高明与佛山主城区;4号线一期工程自时代城站至港口路站,线路全长56.0公里,主要是连接三水区与主城区。11号线工程自容奇渡口站至鹤洞东站,将顺德和佛山主城区以及广州连接起来。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地铁将佛山的远城区、乡镇与主城区连接起来,有利于这些地方的人快速、准时达到中心城区,扩大了出行半径,这对中心城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进而有利于佛山加快形成强中心城区。
胡刚说,相比武汉、西安这种强中心模式,佛山的镇域经济发达,整个城市比较分散,第三产业不太发达。地铁加快建设成网以后,不仅有利于这些大镇与中心城区的联系,而且镇与镇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加强了,这对整个佛山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乃至佛山全域城镇化质量水平的提高会起到很大作用。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佛山镇域经济很强,但如今,镇域经济要与产业升级和城市化的升级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佛山在先进制造方面有很大的发展,交通则是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升级作服务,使得整个佛山的一体化有很大提升。“交通便利会使得佛山真正走向一个大城市的格局。”
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及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对有融资需求的房地产项目,指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匹配“白名单”“5+5”条件标准,通过区融资协调机制申报进入“白名单”,做到“能报尽报”。
目前,佛山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规上工业企业超7400家、占比超72%。
尽管订单类指数均有回升,但较大程度受春节后生产准备等因素影响;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超60%,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
公安机关全面加强地铁公交安保工作,重拳打击地铁公交内突出违法犯罪,特别是深入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地铁公交猥亵、侵犯隐私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