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十四五”:加大重点产业、区域人才引进

第一财经 2021-01-30 16:17:36 听新闻

作者:胥会云    责编:杨志

加大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落户政策,优化居住证(积分)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沪发展。

未来5年,上海将完善人才落户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沪发展。

在1月30日公布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中,“人才”一词出现111次。《纲要》明确,全面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扩大“海聚英才”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大规模集聚海内外人才,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同时也要促进人才要素市场化配置,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强劲持续、全方位全周期的智力支撑。

1月29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公示了引进人才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的943人的名单。在此前一天的1月28日,曾公示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的1778人名单。

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引进力度更大

自《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上海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沪委发〔2020〕22号)发布后,上海的人才政策加快出台,以加强海内外人才的集聚度。

2020年11月,上海连续发布了《关于优化本市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政策的通知》《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并从当年12月1日开始,施行更宽松的“居转户”,以及引进人才、留学回国人员申办常住户口的政策。

为了大力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纲要》提出,加强高峰人才引育,采用国际通行的人才遴选机制,配置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加快引育一批具有全球号召力和国际视野的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办好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建设科学社区,吸引顶尖科学家设立实验室并开展创新研究。

对于海外人才,要实施更加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创新海外引才方式,鼓励中外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先行先试更加开放便利的签证、工作许可、长期居留和永久居留政策

对于国内人才,则要实施更有吸引力的国内人才集聚政策,加大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落户政策,优化居住证(积分)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沪发展

具体而言,上海主要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进制造、高端服务、在线新经济、新基建、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等重点区域,以及数学、物理等基础研究领域,优化留学回国人员、高校应届毕业生、青年人才等三类人员直接落户政策,重点支持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等重点区域试行更为宽松的居住证转办常住户籍政策,进一步吸引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自海外人才政策在长宁区先试先行以来,长宁区首位留学生落户上海业务顺利办结。从首次申请到流程结束,来自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留学回国人员小褚,全程仅用6个工作日,便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上海户口。

图片来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局官网。

20万套人才安居房

除了大力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纲要》还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政策,一方面是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建立面向未来的顶尖人才早期发现、培养和跟踪机制,实施强基激励计划、超级博士后计划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给予基础研究人才长期稳定支持。

一方面是完善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实施高等教育人才揽蓄计划,支持科研人员在高校、企业间双向兼职兼薪和柔性流动,加快培育一批拥有科研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创业潜力的人才,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020年6月对上海3518名高校应届毕业生调查显示,受访已签约非沪籍毕业生中,选择留沪就业比例达75.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非沪籍毕业生们普遍反映,个人发展机会多、城市资源配置好、收入水平高,是选择留沪就业的主要原因。

为了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上海在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重点是形成高峰、领军、青年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其中,高峰人才引领工程聚焦吸引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和团队;基础创新人才培育工程重点落实强基激励计划、超级博士后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高等教育人才揽蓄计划等梯度人才开发;卓越制造人才提升工程重点推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人才培育专项;城市治理专业人才培育工程重点落实公共卫生、社会治理、基础教育等领域人才培育专项;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着力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和畅通成才通道。

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汪怿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同时期上海的人才政策有不同的侧重点,目前的人才政策一方面体现了更加开放的特点,把开放的成色做的更足;另一方面则在突出“塔尖”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塔身”——骨干人才、支撑性人才,以及“塔基”——青年人才。

为了解决青年人才关注的住房问题,《纲要》提出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拓宽人才安居租赁房源筹集渠道,盘活市场化租赁住房、闲置宅基地等住房资源,鼓励产业园区、大型企事业单位新建人才公寓,到2025年全市用于人才安居的租赁房源规模达到20万套

同时完善人才安居政策体系,优化人才购房政策,建立市级人才租房补贴制度,鼓励各区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有效解决人才住房难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