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威胁重启制裁,缅甸如何应对经济动荡?

第一财经 2021-02-02 18:26:17 听新闻

作者:钱小岩    责编:盛媛

专家称,虽然制裁会对缅甸经济造成影响,但是过往的历史表明,制裁对军方的影响微乎其微。

缅甸的政治危机可能将引发经济危机。据新华社报道,缅甸军方1日晚通过电视发表声明,宣布对缅甸现政府进行大规模改组。外交部等11个中央政府部门的部长被替换,这代表军政府开始全面接管缅甸。

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中国是缅甸的友好邻邦,我们希望缅甸各方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分歧,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

而当地时间1日,美国总统拜登对缅甸政变发表声明谴责,并“威胁”要对缅甸实施新的制裁。

根据缅甸当地媒体报道与社交媒体消息,此前被缅甸军方扣押的各省的首席部长已有部分返回家中。目前获释人员中不包括昂山素季。

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缅甸华人学者、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博士后亨凯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西方国家对缅甸经济制裁,虽然间接也会让缅甸军方企业受到一定影响,但首当其冲是缅甸普通老百姓,这是一种无差别攻击。

制裁威胁

拜登在声明中表示要对此次事件的负责人采取行动,他说:“当这一进程出现逆转,就迫使我们立即对制裁法律和相关机构进行审查,然后采取适当行动。”

美国对缅甸的制裁始于1997年,自2011年以后逐步放松制裁。在2015年,长期的反对党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以下简称“民盟”)赢得大选后,美国在2016年基本结束了对缅甸的各项制裁,包括将缅甸国有银行从黑名单上去除,取消针对缅甸七家木材和矿产国有企业的制裁等。

在取消制裁后,已在缅甸运营的美国企业如通用电气和可口可乐等公司表明,(取消制裁)使他们在当地的运营更加便捷。此前,上述企业无法在银行进行交易,使得商业活动承受很大风险。

针对当前制裁的威胁,有分析人士表示,由于美国和缅甸的贸易规模很小,似乎很难对缅甸军方产生实际的影响力。此外,有分析表明如果拜登政府对缅甸实施广泛经济制裁的话,可能还会疏远缅甸民众,适得其反。

亨凯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制裁会对缅甸经济造成影响,但是过往的历史表明,制裁对军方的影响微乎其微。

世界银行在1日表示,对于缅甸军方接管权力和当地局势深感关切,并警告称这些事可能给缅甸政府的过渡和发展前景带来严重打击。

对于缅甸形势的突变,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在1日紧急提醒在缅中国公民和中资机构密切关注形势发展,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建议适当储备生活必需品,尽量居家,尤其避免赴人群聚集场所。

经济转型遭遇阵痛

此前,由于历史原因,缅甸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周边东南亚国家,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发达国家”。由于自然环境和商业环境长期未被开发,缅甸也被称为“亚洲最后的处女地”。

从经贸领域看,地理位置是缅甸的第一大优势,其处于中国、东南亚和印度的交汇点上,因此具有向30亿消费人群辐射的战略意义。而缅甸国内也有约5500万的人口,不仅劳动力成本低廉,而且也是一个潜在的消费者市场。

亨凯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以他的亲身经历来看,在2010年政治经济改革前,缅甸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他以手机为例,此前手机信号很差,需要走到马路上打电话才可能让对方听清。但是从2010年开始,手机信号就开始好转,再也不用一接到电话就跑出门外了,手机也在普通老百姓中开始普及。

从2010年开始,缅甸实施了政治经济改革,实施了一系列开放性政策,社会日益多元,外国企业纷纷涌入缅甸市场。

在2010年至2015年,由缅甸军方支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执政,经济取得了年均7%以上的增长。而民盟执政后,在2016年至2018年尚能实现6%左右的增长,但在2019年跌至不到3%。受新冠疫情影响,缅甸经济在2020年的增速为3.2%,还算亮眼。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缅甸的经济增速将在2021年下降到0.5%。

亨凯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2010~2015年这五年间,缅甸开启了转型,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同时使得缅甸社会发展经济的信心大增,促进了缅甸的发展。

同时,他认为,这种发展模式相对粗放,有很多缺陷存在,这些弊端存在滞后效应,直到几年之后才逐渐显现出来。“在民盟上台执政后,由于缺乏执政经验,在处理很多经济问题上理想主义色彩浓厚。”他说道,“同时,民盟政府堵住了税收漏洞,规范了税收制度,虽然长期利好缅甸经济,但在短期内增大了企业的负担,成为缅甸经济转型的阵痛。”

此外,他还称,国际经济形势欠佳和新冠肺炎疫情也都是民盟政府经济发展乏力的重要原因。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