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昨日强势表现,2月19日,有色金属板块再度拉升,截至发稿,宁波富邦、盛屯矿业、吉翔股份等多股涨停。
国内商品期货继续走强 ,沪锡主力合约午后突破18万元/吨创新高。
国金证券表示,本轮金属价格的上涨始于疫情后的全球央行放水,金属价格在2020年一季度大幅下跌后二季度出现反弹。三季度随着海外疫情的加剧,供给中断导致供需错配出现,价格延续涨势。当前,流动性和供给中断仍在支撑价格上涨。随着全球疫苗的接种,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将率先恢复。由于全球矿业供给主要集中在南美洲、非洲等欠发达地区,需求先于供给恢复将成为下一阶段金属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
此外,国金证券指出,在2021年1月26-27日美联储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官员开始讨论如何让公众接受即将到来的通胀。有色金属属于典型的通胀受益品种,未来通胀率回升将提升板块配置价值。
中泰证券研报称,春节期间大宗商品整体表现最好,主要是由于房地产、汽车、家电等传统实体需求处于恢复上行阶段。同时,新兴需求持续高歌猛进,对大宗商品的拉动也越发明显。该机构认为,当下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未来新能源汽车、光伏及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将对铜、铝等新增需求贡献度达到40%左右。
中金公司认为,有色金属行业目前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窗口期,新能源车终端销量迎来加速增长,产业链排产维持高景气度,从而拉动上游金属价格的上涨。
华金证券认为,短期内海内外流动性仍偏宽松,且通胀预期抬升下美元指数有望重回下行,从金融属性方面推动工业金属价格上行。供需方面来看,短期内工业金属供需关系仍然偏紧。整体而言,工业金属节后消费回暖叠加宽通胀预期上行,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
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
五位嘉宾将围绕“中国如何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型”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探讨。
一德期货首席分析师王伟伟强调,精炼铜进口关税前景并未完全消失,美国未来铜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
对于这轮行情的上涨逻辑,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最大的驱动因素源于供给侧,“反内卷”预期推升价格上涨,同时煤炭价格的上涨使下游电力成本提高,可能导致下游收缩供给,也带来了价格上涨的预期;需求侧,市场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发力,加上城市更新、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建设等,又带来改善预期。与此同时,在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下,大宗商品关键战略原材料正面临定价重估。
7月以来,多晶硅期货累计涨幅已超50%,月涨幅大幅领跑焦煤、玻璃、焦炭等其他大宗商品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