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职太太”是危险职业,化解困境需要这几招

2021-03-08 10:41:20

作者:齐晓飞    责编:张敏

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家庭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职太太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性、趋势性现象。作为生活方式选择的最终结果,无论是全职太太或是职场女性,都是基于家庭角色分工的产物。全职太太这一分工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于家庭经济、家庭人力资本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来自于内在诉求以及关系耦合支撑的驱动。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节约了工作转换的时间,全职让日常生活与工作边界在空间上模糊,在家庭角色分工中,则是节约了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所需付出的时间转换成本。经济学的理性选择叠加社会学因素的极端化所产生的社会价值的缺失,使得在高度货币化的后现代社会,全职太太的价值被低估。

世界范围内,关于男女平权及两性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化,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性别的社会构建思想引入经济理论,不断推动着女性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兴起和扩张。现代社会,女性文化层次以及思想意识的提升,在两性平等、女性解放的观念认知下,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到社会工作,但依然有部分女性选择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太太。近几年,随着影视剧热播、张桂梅校长反对学生做全职太太、民法典新规下离婚获5万元家务补偿款,“全职太太”一词波浪式地不断冲上热搜,将这一女性群体的画像逐渐带入大众视野及讨论范畴。

全职太太的囚徒困境

全职太太,也即家庭主妇,对应职场女性,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没有工作或辞去工作而专心照顾家庭,有主动选择和被动成为全职太太之分。

有数据显示,全职太太在已婚女性人口中的比例达到了近三成,呈现出上升态势,并带有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

据《2019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披露,中国年轻父母全职在家的占比为58.6%,比例逐步上升,其中,95后全职妈妈的占比已达到82%。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家庭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职太太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性、趋势性现象。

大众的普遍认识对全职太太秉持一种同情甚或一边倒倾向,认为“幸福家庭主妇”是一种假象,一种悖论。该观点认为,全职太太的生活与工作完全融为一体,重复琐碎简单的劳动,家务劳动较社会劳动相比并不受到重视,没有社会保障,缺乏职业荣誉感,又面临重返职场的各种困境,缺乏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持和价值的认可,风险性日益凸显。

不同于市场经济,在以家庭为场域的这场非零和博弈中,基于女性自身角色的定位,往往很难找到家庭这一团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而纳什均衡一旦被打破,对全职太太而言,无疑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过程。

全职太太的家庭经济学效用分析

家庭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有关家庭消费、生产、理财等的经济活动。作为生活方式选择的最终结果,无论是全职太太或是职场女性,都是基于家庭角色分工的产物。

经济学家贝克尔和舒尔茨等人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扩展到非经济领域,奠定了新家庭经济学的基础,他们将效用最大化、稳定偏好和市场均衡作为分析前提,利用人力资本、时间配置理论对于家庭分工、生育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

全职太太这一分工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于家庭经济、家庭人力资本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来自于内在诉求以及关系耦合支撑的驱动。

基于分工的“专业”化。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节约了工作转换的时间,“全职”让日常生活与工作边界在空间上模糊,在家庭角色分工中,则是节约了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所需付出的时间转换成本。

人力资本价值的“非货币化”体现。经济学的“理性选择”叠加社会学因素的极端化所产生的社会价值的缺失,使得在高度货币化的后现代社会,全职太太的价值被低估。

在家庭经济结构中,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家务劳动、养育等劳动力的非货币化,实质是利他主义经济学的一个体现。里外劳动价值的平等化,是化解女性全职困境的根本。

社会资本及社会支持体系减少的负外部效应。全职太太作为一种职业,关系网络会在某种程度上因工作时间和边界模糊而暂时性减少,此外,社会体系支撑不足等所带来的负外部溢出效应,也使得全职太太的价值感和存在感降低。因此,寻求一种平衡,是减少负外部性的有效途径。

在全职太太作为危险职业的悲观认知下,使得全职太太的风险保障成为关注的焦点。

全职太太的保障对策

全职太太只是作为一种家庭经济学中的角色分工,不应完全被污名化、悲观化。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人类劳动的日益多元化,产生了基于平等尊重基础上的新家庭角色分工。

做好权益保护与风险规避,即使作为全职太太,也可以实现物质与精神、个人与家庭、独立与融合的有效平衡和统一。

从社会层面,加强对全职太太的权益保护。目前,我国当前的法律制度对全职太太在养老、就业等领域的保障有限。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家务劳动社会价值的认可需要法律的支撑。

在美国,全职妈妈是一种职业,不缴纳社保退休金,但达到退休年龄时,可领取配偶一半退休金数额;日本对全职太太建立了养老金制度。此外,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也有类似的法律政策来保障全职妈妈的福利。

完善制度层面的法律政策,比如,全职太太的养老保障制度、家务补偿制度等等,不仅是对全职太太作为专职劳动者的认定,也减少了女性的无价值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对这一群体所赋予的尊重。

从家庭层面,认可家务劳动作为无形财产的经济价值。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全职太太的贡献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全职太太没工作,没有养老金,没有医保报销,缺乏基本的保障。

因此,在家庭成员中,更要以客观理性的衡量标准来看待其价值。

从个人层面,及时做好人生规划及风险保障。现代化进程中的女性角色的转型,新经济、新技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全职有时是暂时阶段性的平衡举措。加之新时代女性的独立自主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全职太太依然可以通过副业兼顾事业家庭,实现经济独立与人格独立,展现自我价值。

同时,要做好抵御风险的相关保险保障规划。鉴于全职太太基本保障不足,结合个人及家庭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通过选择相关的保险产品供给,比如,基本医疗保险、重疾险、商业医疗险及意外险,弥补养老及医疗保障方面的不足,可以减缓经济压力,降低生活风险。

目前社会结构也在不断演进,“全职太太”已成为城市群体中的典型代表。“全职太太”作为一种角色分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应更客观看待这一现象,给予更多关注和经济保障。

总而言之,“全职”的标签不应成为女性自我成长的桎梏。

(作者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管)

【一财号】是什么?——实践第一财经内容平台化战略,开放旗下全媒体平台的资源,依托多年来在财经领域积累的专家资源,与专业意见领袖共同致力打造一个财经领域高质量的思想交流、价值传播、能力成长的生态。
第一财经一财号获作者授权独家首发
版权及入驻合作请联系张老师13818218481或邮件1000V@yicai.com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