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央行副行长刘桂平在会上表示,央行将选择符合条件的地区推动科创金融、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等试点。
刘桂平称,经济大循环能够畅通的必要条件是供给与需求相互适配、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相互协调、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其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刘桂平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力度,推动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区域金融改革格局。
一是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力度。因地制宜,持续推动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各项举措落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质量和效能。
二是继续统筹抓好区域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加强区域特色金融改革与创新,选择符合条件的地区推动科创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试点,深入探索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是继续推动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出发点,以金融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为重点,推动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自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调整为1.40%。
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
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
自5月8日起,隔夜、7天、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调整为2.25%、2.40%、2.75%。
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同时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