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特斯拉诉小鹏汽车前员工曹光植一案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终于尘埃落定。美国加州北部法院一份文件显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无需等待法院的终审判决。曹光植对自己在离职后仍持有特斯拉Autopilot自动驾驶源代码的行为表示歉意,并向特斯拉提供一笔数量未知的赔偿。
自动驾驶领域人才流动频繁,作为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纠纷案屡见不鲜。其中最典型的是谷歌Waymo与Uber的商业纠纷,但除此之外,大多案件都以和解告终。
特斯拉在2019年3月起诉曹光植,称2018年3月至12月曹光植多次备份公司源代码,包括公司固件、Autopilot自动驾驶以及神经网络,并将数据上传至个人iCloud账户,总计超30万份。且入职小鹏汽车后,曹光植还通过多个设备访问了源代码文件。
2019年7月,曹光植承认特斯拉的大部分指控,但表示在离开特斯拉之前试图删除源代码,对源代码的任何保留都是无意的,而且没有向小鹏汽车或任何其他第三方披露源代码或为其利益使用源代码。
曹光植于2017年至2019年1月在特斯拉神经网络团队工作,担任计算机视觉科学家。从特斯拉离职后,曹光植加入小鹏汽车美国分支机构,负责自动驾驶摄像感知业务,不过目前已经从小鹏汽车离职。
曹光植及其律师没有透露和解条款,但条款中包含曹光植向特斯拉支付一定的赔偿款项。特斯拉中国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此案并不清楚。
小鹏汽车并不是此案的参与方,该公司此前针对此案发表声明称,尊重知识产权,并在自动驾驶等领域进行独立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小鹏汽车表示,在曹光植入职前后,小鹏汽车都没有发现存在特斯拉所声称的任何可能违规行为。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在曾在公开采访中称:“特斯拉和小鹏汽车都是创新公司,都在针对自动驾驶做自主研发,只有竞争才会使技术进步,用户受益。”
特斯拉和小鹏前员工知识产权纠纷案达成和解,也从法律上为小鹏“正名”。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和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斯拉通过诉讼实现了对特定员工以及特定竞争对手的牵制,同时也获得了赔偿和道歉,占据了有利的地位。”
李俊慧表示,“竞业禁止”以及“商业秘密”诉讼的终局也是为了获得赔偿,因此如果能够通过和解就可以实现,那么就没有必要等到法院的终局判决。
目前小鹏汽车等中国公司与特斯拉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上直接竞争。特斯拉CEO马斯克多次在推特上指小鹏汽车获得了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机密。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是一种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处理一些人类驾驶员的驾驶任务,并允许驾驶员将手从方向盘上移开。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案件的和解说明现有证据不能证明小鹏公司参与了知识产权侵权。“此类涉及自动驾驶知识产权的案件比较复杂,对技术要求高,司法方面的经验较少。”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接触过的智能汽车领域的知识产权纠纷案,案例通常是流程化系统性的,如果不动用刑事手段,其实很难拿到能够证明特定竞争对手使用商业秘密构成侵权的证据。”
关于提到的有人声称能从所谓“代工厂”手中低价购买国际知名品牌,经向相关行业商协会了解,中国的品牌授权加工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会按照订购合同要求生产、发货,维护国际品牌形象。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称,小鹏汽车已在“物理世界AI”取得了突破,并研发“AI 大脑”、小鹏世界基座模型等。
去年上海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9件,同比增长15.3%
2024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53万件,审结54万余件,结案数、审限内结案率平稳上升。
加快新一轮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修改论证,强化商标使用义务,进一步加强对恶意抢注等行为的规制。加快著作权法配套法规的修订工作。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