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上海市金融学会举办的2021年“金融前沿论坛”系列学术讲座上表示,随着气候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应对气候变化渐成共识。问题的重点不再是是否应该采取控制措施,而是确定目标后,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有效达到目标。
彭文生认为,就中国的目标而言,一个重要问题是2030年的峰值在什么水平。中金公司的估算表明,2030年净排放峰值上限约在108亿吨。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碳中和压力比欧美大得多。
在他看来,绿色溢价可能是比较有可操作性的选择。其中,建立碳定价机制以提升化石能源使用成本,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他建议采取“碳市场为主、碳税为辅”的定价机制。
基于此,彭文生预计,在预期技术路径下,未来40年会产生约140万亿元的绿色投资需求,其中前10年达峰阶段年投资需求约为2.2万亿元,后30年中和阶段年化投资需求约3.9万亿元。
而为满足庞大的绿色投资需求,彭文生建议从五个方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分别是制定统一的中国绿色标准;建立有约束力的绿色信息披露机制;完善激励政策,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全面发展;加强绿色金融理念培养,金融机构“服务”和“引导”并重;将环境风险纳入审慎监管政策考量。
最后,彭文生提出,应对气候变化意味着经济研究需要重新审视自然的角色,考虑自然资本,而自然资本没有自由市场形成的价格,需要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发挥作用。
目前,全国碳市场筹备工作步入关键期。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近日透露,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条例的制定正在抓紧推进当中。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将尽快发布登记交易结算相关规则,完成注册交易系统的进一步建设,组织做好配额分配运行测试,尽快启动上线交易。
自2011年以来,国家已在7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截至今年3月,共覆盖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企业,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金额约104.7亿元,是全球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协会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扶优劣汰,对能效水平高、碳排放强度低的钢铁企业,在产量分配、绿色金融、产品出口、差别电价等方面给予支持。
华侨银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可持续发展有三大首要目标,可概括为ABC:A,加速向净零排放未来过渡;B是为社区带来影响;C代表负责任地展开业务。
《行动方案》还提出强化组织保障、用好政策激励、加强标准建设、强化融资对接、促进交流合作、做好宣传总结等6条保障措施,夯实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
每日23点至次日7点的用电低谷时段,路灯自动启动充电模式,将电能储存至专用电池;早高峰电力紧张时则切换至储能供电,实现“削峰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