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第一财经电视专场“数字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上表示:社会各界对数字时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远远不到位,这个时刻不应该出台一些“一刀切”的、全面的,或者是回溯性很强的监管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明显不太符合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些具体的行为,比如说“二选一”、利用大数据来欺负老客户、大客户的问题,必须监管。他强调,要把监管与发展放在一起讨论,重点放在发展。监管是为了发展,是为了保护社会的利益相关方。
(以下为发言视频内容)
陈思劼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大家也都关心大的数据平台的监管,我们看到欧美一些地方纷纷开启了一些新的政策尝试,那么您觉得未来我们重点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对数字经济,尤其是大的数据平台的监管做出一些努力和尝试?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非常好的问题。首先我觉得一个最基本的事情,就是我们的社会各界,坦率地讲,对于数字时代的这些企业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还远远不到位。所以大家需要有一起来虚怀若谷,共同学习的态度。
我举一个例子,三年前谁都没想到,拼多多就这么几年,它现在的零售量已经超过了阿里,谁也没想到,三年前很多人还说这个格局已定了。即便是零售这个相对而言比较成熟的业态,它的产业格局还在发生变化。所以,我呼吁社会各界应该虚怀若谷,应该认认真真地静下心去研究它。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已经发生的一些非常具体的,明显不太符合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些行为,我认为应该监管,比如说“二选一”的问题。我坦率地讲,确实“二选一”不符合一般的商业竞争的基本道理,这件事咱们可以监管,这件事已经出了问题了,可以监管。
再比如说,对于一些利用大数据来欺负老客户,欺负大客户的做法,咱们可以监管。但是我强烈认为,我们的认识远远不到位,所以一定不能够在这个时刻就出台这种“一刀切”的、全面的,或者是回溯性很强的一些监管措施,不应该这样。两个月前在“两会”期间,我提出国家层面应该专门成立一个数字经济监管与发展委员会,把监管与发展的问题拢在一块儿讨论,重点放在发展,而不是监管。监管是为了发展,而监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社会的利益相关方,包括线下的企业。但是根本的目的并不是要惩罚这些企业,根本的目的是要保证我们的互联网产业,乃至整个数字经济能够健康发展。
(以上为李稻葵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第一财经电视专场“数字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上的发言节选,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近期播出的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节目)
制片编导:
吴磊 许姗姗 周宝平
项目制作人:
傅娆
涉数类知识产权海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如何以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发展为基础盘面,来支撑数字经济全球竞争,是亟待回应的重要挑战。
北京携手来自欧洲、北美、亚太、中东及拉美等地区的40余个伙伴城市,共同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
全球货币体系正在经历监管介入下的新变局,美国和中国香港通过相关法案与条例将稳定币纳入正式监管框架。
当下,世界超过100万物种面临灭绝,关键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投资自然的紧迫性前所未有。6月25日,在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盛会上,第一财经· 中国经济论坛第14度携手世界经济论坛举办电视专场论坛,以“自然受益型经济:10万亿美元的商业机遇”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学术研究者、金融和企业届的资深专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寻找如何通过经济模式和金融手段的创新,有效形成驱动力,来激发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潜力。
从居民收入结构的角度来看,促进消费的关键在于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 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高。 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就需要加速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尤其是个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