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券商定增出现缩水困局,行情卷土重来或带来定增良机

第一财经 2021-06-03 21:54:41

作者:周楠    责编:钟强

多家券商募资额较预案大幅缩水。

预计募资100亿,仅募到约三成(28.05亿元)。近期,浙商证券(601878.SH)定增结果出炉,被市场高度关注。

一改去年定增市场火热,众机构纷纷入局的情况,近几个月,券商定增走入困局。

向前追溯,记者统计发现,去年下半年至今,天风证券、中信建投、南京证券、第一创业、中原证券等均出现了定增募资不及预期的情况。

募资额较预案大幅缩水的,还有中信建投。计划募资130亿元,实际募资仅38.84亿元,仅实现原计划的三成。

“最直接的原因是,一些机构参与定增的话,有六个月锁定期,所以它们会考虑未来估值和市场行情走势。去年年中,券商股冲高之后陷入调整,二级市场表现低迷。对于一些投资机构而言,在当时情况下,投资收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恐难实现。”中航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郁峰告诉记者。

不过,近期券商股再现曙光。上周,上证指数冲关3600点之际,券商股再度扛起“牛市先锋”的大旗。

行情能否延续,券商股能否再度觅得定增良机?

去年至今券商股定增情况(资料来源:WIND)

定增缩水严重,启动追加认购

首轮认购仅有4家机构参与,启动追加认购程序再获15家机构支援,浙商证券的定增之路有些曲折。

据公司5月22日发布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截至2021年4月30日15:30时止,公司已向18名特定对象发行普通股(A股)2.64亿股,发行价格10.6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8.05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8.01亿元。

此前,4月13日,首轮4家认购对象认购总额仅为9.19亿元,占公司定增最终募资总额的比例仅为32.76%,这四家为绍兴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川声威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这与100亿预计募资金额的目标相距甚远。

浙商证券表示,由于4月13日首轮询价结束后未能获得足额认购,浙商证券与联席主承销商协商启动追加认购程序,追加认购的价格为首轮询价形成的价格(即10.62元/股)。最终,共计18家机构获得浙商证券上述定增配售。

追加认购名单中,诺德基金、广发基金、九泰基金、银河证券、申万宏源等在列。

浙商证券表示,此次非公开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营运资金及偿还债务,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公司的业务结构不会因本次非公开发行发生重大改变。

定增缩水的还有天风证券。

虽然获得同业抱团认购,募资约82亿,但这与天风证券最初预计的128亿募资总额仍有差距。

去年9月,天风证券筹谋进行非公开发行,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20亿股,合计募资128亿元。

今年4月,定增落地,多家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券商同行参与其中,募资总额81.79亿元。据统计,银河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开源证券、联储证券和东海证券5家券商同行合计出资16.22亿元。

此外,据WIND,去年6月至今,中信建投、南京证券、中原证券、西南证券等也出现了募资缩水情况。而西部证券、国信证券、湘财股份、海通证券实际募资额与预期相匹配。

行情走强能否提振参与信心

去年2月,再融资新规落地,A股上市公司一度迎来定增潮。“八折”的发行价格、缩短的锁定期和增多的发行对象,是新规吸引市场关注的重点。

彼时,海通证券“紧扣”上述要点调整定增方案,例如修订非公开方案中发行对象上限、发行价格及定价原则、限售期等。

但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龙头和中型券商普遍走入定增缩水困境。原因为何?

业内人士认为,券商股投资价值是机构投资者的主要考量因素。

“去年七月之前,券商股出现了一波快速拉升,整体估值也在短期内升到很高,这对于券商后期进行再融资,尤其是通过定增来融资,相对来说,性价比就显得不那么高了。”张郁峰说。

他进一步表示,从业绩表现来看,券商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整体表现不错,但券商股受到前一阶段市场整体调整趋势的影响,这对券商股预期可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从其调整的幅度而言,我们觉得(券商股)进入了低估区域。随着整体市场预期的改变,未来整个震荡上行格局进一步树立,应该说券商作为市场风向标也会首先启动。”张郁峰说。

近期,券商股再现曙光。上周A股市场表现强势,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关口。券商板块集体冲高是重要带动力量。

不过,“牛市旗手”券商板块本周出现回调。券商板块能否延续涨势,并为券商带来定增良机?

张郁峰认为,券商行情有望再度启动,将对券商定增产生有利影响。经过前期调整之后,券商股后市表现有望产生延续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