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协会将多晶硅价格疯涨的矛头指向了囤积和投机行为。
“近三个月以来,多晶硅价格大幅上涨,目前已经达到了去年年底的2.5倍以上。”在6月10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关于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呼吁》的公告中表示,供应链不平衡导致的局部环节价格上涨已经给光伏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挑战。
多晶硅等上游原料价格疯涨,中下游企业则受限于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等方面的约束无法转移负担。据光伏行业协会表态,目前“一些光伏企业已经大幅降低开工率,减产甚至停产,部分订单开始出现违约、毁约现象,产业发展面临较大诚信风险。”
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已经出现龃龉。
光伏行业协会发出呼吁之前的一天,众多企业参与了光伏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座谈会。在这个有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人士出席,天合光能、爱旭股份、隆基股份等产业链上下游近20家企业参与的会上,上市公司爱旭股份炮轰部分上游企业“刻意营造多晶硅、硅片严重短缺的假象,助推中间贸易商、产业链各环节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爱旭股份的部分财务指标确实在急剧的恶化。以今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来看,爱旭股份经营性现金流出22.4亿,同比增长超过100%;它在第一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8.7亿元,为十年来最差表现。
不过,上游的硅料企业也有自己的为难之处。光伏的上游硅料产业技术门槛高、投资额度大且回收周期长,行业曾长期亏损。
“过去十几年,绝大多数投资硅料的企业倒下了,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硅料企业至今也未能收回投资。基于硅料的投资难度以及过去投资失败的经历,近年来硅料新进及扩产的企业太少,产能增幅相对下游非常有限。”通威股份方面的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以硅片和电池片为主的企业因为产能过大,竞相抢购硅料,助推硅料价格持续上涨”。
此前,业内已有观点认为,光伏行业将进入“拥硅为王”的时期。只是,光伏的中下游企业不会喜欢臣服于上游企业。
光伏行业协会在10号的公告中建议全体会员和光伏企业“自觉抵制对多晶硅、硅片产品的过度囤货、哄抬物价行为,以及非自身生产经营需求的投机行为。自觉抵制电池组件环节低价倾销等恶意竞争的不当行为,让硅料价格尽快回到正常区间。”
下游光伏电站的抢装,也会在一定时期令产业链条绷紧。光伏行业协会呼吁光伏电站企业不要急于年末抢装,以给予“上游产业链各环节更多的缓冲空间”。
不过,光伏行业协会对其会员并没有强制约束力。它呼吁“有关部门关注多晶硅等光伏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问题,及时引导。”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14家光伏企业召开了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称将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政策预期叠加减产消息提振市场,但高库存压制反弹空间
该展览会是全球专业的光伏储能展,展出内容包括: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光伏电池等,涵盖了光伏储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今日市场有传闻称,业内正计划由硅料行业排名前6的厂商来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第一财经记者从某头部硅料厂获悉,目前头部硅料企业已基本达成共识,但需商议如何推动。
美国鞋类巨头请求白宫豁免关税 称已构成“生存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