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后,北向资金在流入结构上有所调整,逢高抛售以白酒为首的消费板块,转而布局性价比更高的“价值洼地”——科技板块。近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过530亿元,境外资金持续看好我国科技成长股的投资价值。
进入6月,机构调研越发频繁。6月以来机构调研次数已达到3297次,其中主板调研3060次,创业板调研1739次,科创板调研1380次,机构更偏向于调研有业绩保证的主板个股。
电子、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连续三个月成为基金公司调研次数前三的行业。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行业的关注度较前几个月明显提升,这可能与近期大宗商品上涨及其带来的通胀预期有一定关系。
端午节后的首个交易日,首批9只双创50ETF获批,成份股囊括创业板和科创板等具有一定购买门槛的优秀个股。这意味着投资者即将拥有在场内一键布局创业板、科创板龙头企业的工具型投资利器。
双创指数重点布局医药生物、工业、信息技术等领域,覆盖了科创板和创业板重要的黄金赛道,这也是该指数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截至6月10日,自2019年12月31日基准日以来,双创指数累计涨幅达到109.34%,大幅超过创业板指和科创50,后两者同期收益率分别仅为83.52%、45.04%。
目前科创板个股静态市盈率中位数57.54倍,历史分位数仅为35.95%,科创板个股未来2年预测盈利对应PEG为0.79倍,当下仍然便宜,板块估值性价比较高。目前仅有12只科创板个股标的有外资持股,其中11只陆股通持股数量已创历史新高。
今年2月科创板个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5月首次纳入MSCI指数,资金持续流入,创新属性突出的科创板深受市场认可,科创板为代表的科技股其中长期投资机遇,持续受到境外资金的关注。
总而言之,大盘维持两周的震荡之后,短期内获利盘出。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刷新历史记录。外资和境内机构对消费股看法出现分歧,而对科技股看法一致。
科创板近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其创新属性和长期投资价值持续受到境外资金的关注。与此同时,同时挂钩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双创50ETF获批上市,双创指数成长性远超单一板块,投资者可毫无门槛地一键布局科创板和创业板。
(作者为金斧子集团创始人及CEO)
上海持续保持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最集中的城市地位。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具象化
全会的主要议程是:审议并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为国担当勇为尖兵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
“我们明显感觉到,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有所回暖。”
洗浴中心已成为年轻消费者高性价比的住宿选择,结合娱乐和养生功能,推动行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