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龙伟:我的互联网二十年丨中国经营者

第一财经 2021-06-21 09:55:53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程蕾

龙伟:我的互联网二十年丨中国经营者

本期嘉宾

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 龙伟

特约评论员

上海社科院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易

精彩看点

龙伟,1972年生人。中科大本科,上海交大MBA毕业后,在上世纪末进入了互联网行业。2005年加入大众点评网成为联合创始人,2015年美团和点评合并以后逐渐淡出管理层,目前任点亮基金创始合伙人、美团高级顾问。

2005到2010年间,在张涛、龙伟等创始团队的带领下,大众点评先后探索了卖书、发卡等盈利模式,最后以广告为盈利模式实现了连续盈利,开始启动上市流程。但是2010年突如其来的团购大战,打乱了这一计划。短短几个月时间,上千家团购网站蜂拥出现,经过创始团队的讨论,大众点评决定暂停IPO,加入团购大战。据统计最高峰的时候,市场上一度有五千六百多家团购网站混战厮杀。

2015年打了五年的“千团大战”进入尾声,市场最后的幸存者美团和点评于10月宣布合并。同年10月,美团和点评合并时的估值在150亿美元。也是在这年年初,龙伟萌生了创立风投基金的想法。

经过三年的发展,2018年9月“美团点评”在香港上市,按照发行价计算当时的市值超过了500亿美元。2020年10月,“美团点评”正式更名为美团,截止6月上旬,美团的市值超过了2300亿美元。年营收高达1149亿元,五年增长了近10倍。

与此同时,龙伟创始的点亮基金的一期基金(规模1亿元)已经投资完毕,共投资了水滴互助、沙绿轻食、优拜单车、南瓜车、连咖啡等30多个项目。

其中,水滴公司(WDH)于5月7日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

以下,是龙伟的讲述。

初创期的大众点评

我在加入点评之前,参与创立了另外一家做SP的公司,叫掌上灵通,这家公司2004年就在美国上市了。然后我2005年加入了点评。点评的创始人是张涛,我们五个联合创始人中的另外四个都是他的同学或者朋友。也是在2005年,我们团队完整以后,见了沈南鹏。沈南鹏那时候刚成立红杉中国,我们是他投资的第二或者第三家公司。他当时听了我们点评的理念很高兴,觉得我们可以做餐饮界的携程,于是他就投了我们100万。

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我们在互联网上收集用户的点评,然后再把内容收集整理成为书。当时我们的商业模式很有意思,就是卖书。这第一本书叫上海餐馆指南,然后我们陆续出了北京、南京、杭州等20多个城市的。

卖书其实可以赚钱,但赚得不多。我们便尝试了会员卡积分,在一个餐馆消费积的分可以在其他餐馆去使用。发了几百万张卡,也形成了一定的盈利规模,但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也停了。传统稳定的模式没有再大的增长空间了。

直到2009年出了一个很大的一个事情。iPhone3和安卓的出现使得智能手机成为真正的智能手机。我们是第一批做APP的企业,用户数天花板一下子被打掉了。点评用户从一直是在几百万的这样一个级别,突然之间就上升到了几千万的数据。这是一个转折点。

我们后来找到了一个盈利模式——广告。很赚钱,连续三年盈利。这个时候其实一度是已经准备要上市了,本来打算2010年要上市。但是当时发生了一个事情,让我们放弃了上市计划。

直面团购大战,从5000家到2

2009年出了一家公司叫Groupon,在美国,它做的这个业务大家也知道了,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遍地开花的团购网站。

一开始其实我们没有要参与团购业务的规划。那时候我还跟王兴(美团的创始人)见了个面。我跟他之前不认识,也是第一次见面。他来我出差在的一个酒店里面找我,跟我聊Groupon的业务。他很兴奋,手舞足蹈地跟我讲说Groupon的业务如何如何。

最后他问了我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大众点评会不会做团购业务?当时我们的的确确没有这样的规划,所以我很诚实地跟他讲,我们还没有这个打算。很快美团就出来了。

我们团队之所以会改变想法,不惜放弃掉了迫在眼前的一个上市计划,也要参与到这场这个竞争当中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加入团购,我们跟用户的接触会更加紧密。他的数据到了我们的账户,我们再转到商户账户,商户去核对这些团购码,这就达成了流程闭环。

当时有几千家团购网站,其实一开始领跑的不是我们,既不是美团,也不是点评。这是一个漫长的一个过程,五年时间,从5000多家到最后剩下两家。当中比拼的是团队的能力、效率、融资能力,包括投资人对你的信任程度。

最终说为什么会剩下美团和点评,其实我觉得还是跟我们的做事的风格有关。我记得当时团购大战的时候,有非常多的广告,公交车、站台、分众,很多很多这样的传统广告。后来我们也投过一波,但我们只投过一波。发现这个效率不对,转化率很低,马上就放弃了。但还是有很多人把资金烧在了一些不该烧的地方。

2015年的时候,竞争已经持续接近5年的时间了。我也不知道具体五千多家网站一共烧了多少钱了。小的公司融了几百万,大的公司融了几个亿,甚至于十几个亿,几十个亿的都有。这么多钱看起来随着公司倒闭,都烧得灰飞烟灭了。但其实为全国人民的数字化生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5600多家团购网站,每一家都有少说十几个地推人员。美团和点评那时候都已经有上万的地推人员了。这么多人跑遍了全国,全国的商户几乎没有没被他们上过门的。这个过程无形中让所有参与进来的商户在软件和硬件上,都上升了一个层面。真正地把数字化做到了大街小巷,甚至于一个县城里面的奶茶店,一个手机也可以搞定。

这样一个对这个生活服务行业的一个巨大的理念的和硬件的提升,是五年间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大家烧钱把这么多商户从线下烧到了线上。

最终我们两家基本上五十对五十的市场份额,因为背后有共同的投资人,然后在共同投资人红杉的撮合下,我们走到了一起,变成了一家公司。

淡出管理层 做点亮基金

早在2015年初,我就萌生了要做基金的想法,之后逐渐减少了在大众点评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我一起筹备点亮基金的人是点评的老战友李璟。

点评彼时已经经过了从10到100,正处在跨越到1000的阶段。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每天程序化的工作,不太好玩。相反,从0到1,从1到10的成就感是更令我享受的。而且点亮基金的投资阶段是主打早期项目的,一直跟创业者打交道。是我喜欢的状态,感受年轻人蓬勃的朝气,很有意思。能让自己跟世界不脱节。

点亮基金的成立初衷是希望帮助我们的一些老员工。在他们只有一个想法,跑过来跟我说,龙总,我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支持他,帮助他,给他一笔启动的资金。比如最近刚刚上市的我们的水滴沈鹏,他就是美团的第十号老员工,也是美团外卖的第一个员工。他把美团外卖做了起来,今天大家又看到他把水滴做起来了。

我觉得我们做得更多的不是投资,是投后。其实因为是早期投资,我们每个项目的投资金额不超过300万人民币。但更多的我们做的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当中,给他们一些帮助和指导,有时候大家一起商量商量,给他们出点主意。

创业者天天要碰到的问题都是些没有人能给你答案的问题,又要承担抉择后的巨大责任,其实压力是很大的。他们愿意来问我们,愿意来跟我们交流和沟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事情。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指导和经验分享,他们自己能成长起来,有机会建立起一个新的美团大众点评级别的项目。

生活服务类是我们的老本行。除了因为熟悉,专注生活服务领域的原因还带着一点使命感。对我来说,点亮基金有点像大众点评的延续。我希望能打造一个聚焦本地服务业的消费升级、新零售等领域小而美、小而精的专业投资机构。并且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升级,日常生活中会延伸出很多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这背后的投资机会不可忽视。

我曾经是一个创业者,现在成为了投资创业者的人。创业本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第一财经《中国经营者》出品

编导/责编 朱琳

制片人 蔡如一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