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动元器件科普
被动元件(Passive Components)是台湾电子行业对某些电子元器件的叫法,区别于主动元件Active Components)。在中国大陆则称为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目前国内也一般沿用被动元件(电容,电阻,电感),以及主动元件(集成电路)的叫法。被动元件被誉为工业大米,是电子产品的最底层基础。
2.电感细分行业
2.1电感用途广,工艺壁垒高,需求旺
根据 Mordor Intelligence 的数据,2017 年,全球电感市场规模 42.31 亿美元,预计2023 年将达到 51.57 亿美元。电感广泛地应用于通信、计算机、网络设备、消费类电子、办公自动化及汽车电子等领域。
2.2电感竞争格局:电感日企领先,顺络已成功量产 01005 电感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电感的行业竞争格局由日企主导,以村田、TDK 和太阳诱电为首的日企占据前三位,这三家市占率超过 40%,台企奇力新和美磊已经于 2018 年完成合并,预计市占率11%,位居第四,顺络电子以 7%的市占率位居第五。相比于电阻和 MLCC,电感行业集中度并不高,竞争格局格局良好。
顺络凭借多年射频电感设计开发经验、先进的制造平台,分别于 2017 年 9 月、11 月成功量产了 01005 尺寸高 Q 值叠层片式射频电感 HQ0402H 系列、01005 尺寸超高 Q 特性射频电感 HQ0402Q 系列以满足市场需求。公司的 HQ0402H、HQ0402Q 系列产品通过创新的线圈设计、L 型电极构造、精细线圈制造技术,实现超小封装的射频电感具有超高的Q 值特性,填补了国内空白,具备了响应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客户向 5G 升级的需求。目前具有01005量产能力的只有顺络和村田两家。
3.电容细分行业
3.1MLCC下游需求广,5G、汽车电子、物联网需求强2016-2020 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由85.5 亿美元增至162.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17.4%。
1)受益于5G 渗透率提升,单机MLCC 用量增长趋势将延续。以iPhone 为例,受益于性能提升和功能增加,iPhone 单机MLCC 使用量实现了翻倍增长。
2)5G 基站建设也在推动MLCC 需求增加。根据太阳诱电预测,2023 年基站端MLCC 需求将增长至2019 年的2.1 倍。
3)电动化趋势推动车用MLCC 需求激增。汽车新能源化使得每辆车的MLCC 使用量从1,000-3,000 颗增加到3,000-6,000 颗,最高可达10,000 颗。
3.2 MLCC壁垒:制作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
MLCC 应用范围广,但制作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对核心原材料、制造工艺等环节要求高。MLCC 由平行的陶瓷材料和电极材料层叠而成,每一层陶瓷都被上下两个平行电极夹住形成一个平板电容,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相连起每个电容,叠层的电容越多,存储的总电量越大。除原材料外,MLCC 制作流程中的技术壁垒主要在于转移胶带的材料要求较高、多层介质薄膜叠层印刷技术难度高以及陶瓷粉料和金属电极共烧技术壁垒高。
3.3 MLCC竞争格局,日韩第一梯队,台湾第二,国内第三梯队
4.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政策支持、5G需求、国产替代
4.1产业政策扶持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 2025》明确到 2020 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到 2025 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上述一系列政策都对公司所处电子陶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2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 5G 新体验引领智能终端换机潮的到来,电子元件行业将明显受益。此外,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内终端厂商开始将供应链向国内转移,将真正发挥出下游带动上游发展的作用,国产替代将促进我国电子元件行业的持续发展。
5.投资逻辑
需求端:被动元器件行业在5G大环境下,需求景气度较高。供给端:产业政策扶持,国产替代,竞争格局较好、门槛较高(规模、资金、技术、供应链认证)。
6.相关标的
不荐股:顺络电子(电感)、风华高科(MLCC)、三环集团(MLCC)
(内容来源:君择研究)
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三大板块成为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
电子大类行业的业绩快报整体表现突出,尤其是芯片设计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越南现在并不是弯下腰就能挣钱的时代,大部分中资企业在越南的发展目前都还处于培育阶段。
专家认为,高世代基板玻璃核心技术的突破让整个电子显示产业的产品成本大幅降低,支持整个中国电子显示产业良性发展。
高频调研模式已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