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近日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专题对话”上表示:我国碳市场未来将成为全球覆盖规模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她同时指出,全国碳市场首先确定以发电行业作为第一个纳入的行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行业,也将在“十四五”期间按照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纳入碳市场。
李瑾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
(以下为发言视频内容)
其实大家都非常关注我们全国碳市场纳入的行业范围和未来要涉及的一些企业。在启动初期的时候,我们全国碳市场首先确定以电力行业,也就是发电行业作为第一个纳入的行业。一方面,它的排放体量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它的排放相对比较集中,而且数据基础也比较完善。
发电行业它的排放量,将近40亿吨,未来将成为全球覆盖规模最大的一个碳排放交易市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全国碳市场一旦启动,它对整个全球的碳市场也是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作用。
但是同时,其它的几个重要行业,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等这些重要的行业,也在同步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在“十四五”期间,可能这些行业也会逐步按照稳步推进的原则,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把我们碳排放市场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在整个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当中,让碳市场发挥更多的、更有效的一个导向的作用。
(以上为李瑾在由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秘书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主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专题对话”上的发言节选。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经济论坛》电视节目)
制片编导:
吴磊 许姗姗 周宝平
项目制作人:
傅娆
库克:Apple全球碳排放已减少超 60%
生态环境部正式发文宣布全国碳市场扩大覆盖范围,纳入钢铁、水泥和铝冶炼三个重点排放行业。
下一步,最主要的是要把这项制度建设、完善好,进一步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进一步加强第三方机构的管理。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短期将加剧行业分化,倒逼落后产能退出,长期则会驱动更多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投资。
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市场交易节奏放缓,未来政策走向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