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碳中和公开课丨“碳中和”企业该如何打造?这场公开课上讲了许多干货

第一财经 2021-07-06 14:18:26

责编:王艺

“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目前备受关注的碳交易,是近期市场流行的新词汇,这背后涉及的相关产业转型,甚至可以理解成接下来30年~40年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

“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目前备受关注的碳交易,是近期市场流行的新词汇,这背后涉及的相关产业转型,甚至可以理解成接下来30年~40年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

这意味着,工业时代的又一场颠覆性变革已经拉开了帷幕。“双碳”目标将如何成为中国新的增长引擎?在此目标下,企业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企业又该如何兑现低碳承诺,率先走向“碳中和”?近日,在位于上海市兴业太古汇蔚来汽车VIP体验中心,面对这张“绿色考卷”,来自学界、商界等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了一场前沿领域的思想碰撞。

走近“碳中和”

复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副教授李治国

“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仅能源行业将面临的新一轮变革,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方向也与这一主题密切相关。

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对于企业而言,是要将自身生产的二氧化碳,通过节能减排、绿色植被等方式进行抵消。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使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产生了温室效应。《巴黎协定》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温升保持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为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1.5℃以内付出努力,以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与影响。根据权威计算,要做到“碳中和”、零排放,如果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之内,至少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副教授李治国在公开课上表示,目前,中国GDP占全球GDP总量份额是17%,但是碳排放量几乎占到全球份额的32%。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别,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占比较高,电力行业与工业行业是最主要的碳排放领域,且还在增长中,我国要实现“双碳”目标,有着很大挑战。

当前,中国正努力迈向碳达峰。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表示,目前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石化化工、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谋划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保障方案,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此外,即将上线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备受关注。

李治国认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落地,有助于节能减排的实现,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不小的推动作用。

谭亚幸 福布斯中国2018年30位30岁以下精英、公益金融联盟秘书长

具体到企业层面,其实,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是相关的。无论是碳中和,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供应链等,其实是有共通点的。

公益金融联盟秘书长谭亚幸认为,“碳中和”本质上是一个被泛化的概念,往左可以谈企业的生物多样性,谈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更多细致的议题;另一方面,“碳中和”可以直接谈二级市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环境也是“碳中和”,数据计算就是碳排放的计算,也可以可持续发展共享价值。

“我们在聊‘碳中和’时,不一定真正局限于概念本身,可以被泛化。”谭亚幸表示,如果结合在一起,企业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同企业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拿咨询行业与钢铁行业相比,两个行业路径图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企业弄明白为什么做“碳中和”很重要。

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旭峰

而从企业治理层面谈“碳中和”,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旭峰认为,企业将会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消费者意识觉醒,VUCA时代这个方向是非常趋向于可持续的,如果不能迎接消费者新的变化时,会面临非常多的打击;二是未来企业某些成本会上升,整个生产周期会变得更加复杂化;三是供应链也在往弹性方向去发展,否则也不能很好应对挑战;四是企业的品牌声誉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容易变脆弱,如果前期没有做好风险管理,后续影响会比较大。

现在面对碳中和,还是以技术为主的力量。技术无疑是实现可持续、实现零碳目标的最重要手段。但周旭峰认为,未来随着全球净零排放的推进,技术上的差距会逐步拉近,真正考验各国进展的恰恰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怎么合理运用技术,尤其是从治理层面着手努力。

机遇和挑战

互动讨论

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首先,企业如何证明自己是“碳中和”企业?这里涉及到碳排放源的识别和碳排放量的核查。企业的碳排放是直接排放还是间接排放?采购的电力是清洁能源供电还是化石能源供电?企业要确定碳排放的核查,对运营边界进行识别。

“对边界进行设定,通过厂区、流程、地址展现边界,把边界化清楚才能识别,识别哪些是间接排放、直接排放或者新增的排放,把这些识别清楚了,才能计算清楚量,实现真正的‘碳中和’。”李治国表示,这里面涉及很多领域,比如说新能源汽车,如果产品本身是减碳的,如果生产流程可以不断压低自己的碳排放,就会快速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而对于企业而言,在经营过程中,环境议题一直存在,已经有企业在践行碳中和或者是可持续发展理念。谭亚幸从自身咨询经历分享举例,一些企业正在改变能源和原材料获取方式,或则改变产品生产方式。例如,建设绿色建筑、连锁餐厅的可持续化等。

谭亚幸总结了企业对碳中和的五个误区,包括了应对危机并非是简单设立零碳目标;设立目标后要把有限资源放在最迫切的问题之上;以及商品与出行本质上是真正没有办法做到“气候零负荷”和“气候友好”,真正应该做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出性;以及碳中和并非一步到位、完整设定。

其实,碳排放有典型的外部性,把用煤成本降低,个人企业成本就会下降;反过来讲,碳汇、碳吸收,使用绿色植被、清洁能源,成本就会增加。在这个过程中,要推进碳中和,李治国表示,需要公共政策要从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以解决外部性问题,包括了纠正负外部性、促进正外部性、激励技术创新。

“一方面是纠正负外部性。创造同类行业价值的企业,但是你的碳排放多了之后要纠正或是惩罚?比如使用碳税手段,或则是去碳市场进行交易。”李治国表示,二是促进正外部性,例如,对实现了碳吸收或者节能减排的一些企业进行奖励;三是技术进步。

如今,全球之所以能够达成共识,最根本的原因是来自于科技进步。例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发电供能成本持续下降,这就是一个趋势。“比如新能源汽车,我认为产业还在不断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电动车,或者说电动车的份额占比越来越高了,我们也可以慢慢看到交通出行的转变。”李治国说。

伴随零碳概念兴起,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也备受关注。ESG评价虽然聚焦的是非财务指标,但是相当于是一次企业的体检,甚至可以提前曝露企业的问题。“目前倡导的碳排放等,只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一部分,ESG还包含了大量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披露要求。这些年除了MSCI之外,富时罗素等指数机构都把A股纷纷纳入,并且陆续进行ESG评级。这个过程,可能正在促使中国企业开始正视原来不重视的非市场因素,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周旭峰表示。

他认为,这个趋势下企业要进行管理实践的巨大变革,不能只考虑市场层面,而且要关注非市场战略。可持续发展将不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而是一种新的常规经营方式。

要实现“碳中和”,李治国认为,各个企业的路径不同,但主要包括了几个方面:一是怎么减少碳排放,减少化学能源使用,增加清洁能源使用;二是怎么在重点领域强化节能,政府如何引导;三是怎么样增加促进生碳;四是金融作用。

李治国表示,过去几年强调绿色金融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包括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有了鼓励和促进作用。“我们最初是关注空气污染、水的污染、土壤的污染,慢慢这些问题得到缓解后,开始走向了更加本质的问题。”

而企业如果要进行“碳中和”,就需要有明确的路径和方法。今年6月中旬,全球首份由联合国机构发布的全面指导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重磅报告,《企业碳中和路径图》(Corporate Net Zero Pathway)正式发布。周旭峰指出,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做法,就是把原来框架性的东西变成非常具体的指标去理解和落实,尤其帮助很多企业用比较权威的标准去量化自身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具体情况。

“我个人认为公司治理是ESG的根本,也是实现零碳的重要手段,商业向善的本质就是回归到社会是目的,企业是手段。”周旭峰表示。

谭亚幸认为,“碳中和”可以承载其他意义,并不断发挥意义的立足点,让“碳中和”发挥想法,本身就是将“碳中和”概念战略化的过程。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