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机构投资者因参与科创板新股网下询价不合规被予以监管警示。
据第一财经获悉,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对大量网下报价明细数据进行了分析排查。根据排查结果,面向在一段时间内报价一致性较高的网下报价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询价合规情况专项现场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2021年7月5日,上交所对上海嘉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赫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银叶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千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玖鹏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乘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
从检查情况看,上述报价机构在参与科创板新股网下询价过程中,存在询价决策流程不规范、报价结果缺少研究支持与合理解释、内控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不完善等违反交易所业务规则与相关行业规范的行为。
例如,部分机构询价相关岗位职责与权限分工不明晰,报价评估、决策及复核等内控程序存在缺失,询价当日未对报价相关人员的通讯设备进行管控,存在价格等关键信息泄露风险;部分机构报价内部研究不充分,定价模型不完备,定价过程存在依据不足、凭借主观经验判断等情况,未能体现出充分研究基础上理性报价,定价结果存在随意性。
监管警示函要求,相关机构及时规范整改,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业务规则与行业规范要求,切实发挥机构投资者专业定价能力。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所已建立面向网下投资者的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一是对报价行为进行动态监测,对行为异常的机构进行不定期约谈、调研,强化监管要求;二是对报价明细数据进行定期分析、排查,对报价一致性较高的投资者或行业影响力较大的投资者,开展约见谈话或现场检查,规范报价行为;三是加强与中证协监管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各自监管职责,对网下投资者报价违规行为依法从严监管。
关于下一步工作,上交所表示,该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精神,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研究优化有关制度机制,持续加强对网下投资者等参与主体的监督检查,依法从严处理科创板发行承销环节违规行为,引导构建科学、独立、客观、审慎的新股发行承销生态,切实维护科创板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持续强化产品宣介,帮助中小微企业更深更好地了解、运用资产证券化产品。
证监会上市司、国资委产权局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授课,深入解读市值管理相关制度。
当前中国资产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随着国内经济结构优化、政策利好和关税冲击下全球资金再平衡,中国资产具备显著的估值修复和提升潜力,将坚定持有中国优质资产。
会议围绕上交所ETF市场高质量发展,深入探讨债券ETF的生态建设和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