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一批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达到先进水平。新兴技术与网络安全融合创新明显加快,网络安全产品、服务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意见指出,针对数据防泄露、防篡改、防窃取等传统数据安全保障需求,进一步优化数据安全管理、分类分级安全防护等产品功能和性能,提升数据安全智能防护和管理水平。针对数据安全共享需求,大力推进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可信计算等技术的研究攻关和部署应用,促进数据要素安全有序流动。
有专家认为,网络安全审查会影响很多中资和外资企业,如果仅是用行政规章的形式去规定不够合适,应借《网络安全法》修订契机,完善、优化《办法》,将行政部门监管提升至国家法律高度。
扎实做好有关领域“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标准供给与实施力度,推动金融标准国际化跃升。
鉴于目前DeepSeek等大模型的研究部署和应用非常广泛,多数用户使用Ollama私有化部署且未修改默认配置,存在数据泄露、算力盗取、服务中断等安全风险,极易引发网络和数据安全事件。
夏皮罗认为我们看到的结果,比如账号被盗、电脑被病毒入侵等,都是下层代码,真正需要考虑的是黑客群体的上层代码——他们的行为模式与思想、他们进行黑客行为的动机等。
要以标准规范引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安全有序发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等标准的研制发布,强化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等相关网络安全标准研究,有力护航新兴未来产业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