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默克尔赴美“告别之旅”,德美关系重塑还是“貌合神离”?

第一财经 2021-07-17 14:15:47

作者:康恺    责编:冯迪凡

担任德国总理的16年间,默克尔曾正式访问美国20余次,并与4任美国总统共事。

时隔三年重访白宫,德国总理默克尔获得的礼遇与上一次出访迥然不同。

美国总统拜登为她精心设宴,美国副总统哈里斯邀请她共进早餐,她还获得了一个荣誉学位。而在三年前,默克尔被拍到在访美期间独自吃汉堡,这一画面曾一度被诸多媒体推至聚光灯之下。

过去几年,德美关系陷入低潮期。特朗普政府对德国挥起“关税大棒”,在汽车、航天、钢铝等行业频频向其发难。

拜登政府上台后,亦没有在“北溪-2”项目等涉及德国核心利益的领域停止插手。德美关系未来将何去何从?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伍慧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默克尔此行目的有两点:其一,释放德美关系在四年低潮期后全新开始的信号,巩固价值观基础;其二,就争议性问题进行高层对话沟通,延续务实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中心主任杨解朴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拜登希望借默克尔访美来拉拢德国,稳住欧盟。但也可以看出,拜登上台后,美国政府只是换了温和的方式来达成自身目的,并没有完全转变“美国优先”的价值立场。德美之间的矛盾或长期存在,不会因双边关系稍显缓和而改变。

“好朋友之间也会有分歧”

上个月,德美领导人在七国集团峰会期间举行了面对面会晤。在拜登访欧期间,双方决定暂停因“空客-波音补贴案”而征收的惩罚性关税。

此次,在默克尔访美期间,德美双方在能源、贸易、外交等领域达成了合作意向。在能源领域,双方决定建立气候与能源伙伴关系,共同发展新能源产业、保障双方能源安全。在经贸领域,双方决定建立德美未来论坛和经济对话机制。

伍慧萍认为,在加强气候保护治理、联手主导国际贸易规则,及对外政策的协调方面,德美目前已达成一定程度共识。

杨解朴表示,在新能源领域,欧美的产业基础相似、价值观相近,德美双方有望在氢能领域加强合作。

但是,虽然表达了合作意图,德美在具体问题上的表态仍旧模糊。截至目前,并没有进一步合作细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胡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涉及德国政坛更迭,默克尔不太适宜做有突破性、争议性的政治决断。

在默克尔此行前夕,外界普遍期待德美可以在“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问题上取得突破。但是,拜登和默克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双方分歧尤在。“好朋友之间也会有分歧。” 拜登说道。

在美国国内,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均反对“北溪-2”项目,认为这不仅会削弱美国对德能源出口,也会增强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影响力。默克尔则是该项目的最大推手。如果该项目得以建成,德国不仅将获得国内能源转型的支撑,也将在外交舞台上获得更多博弈的筹码。

德美关系能否重塑

由于不再寻求连任,这有可能将是默克尔任期内最后一次对美国正式访问。对于卸任后的德美关系,默克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通过这次访问,我希望可以为两国关系的未来铺平道路。当我在任期间,德美一直是亲密的合作伙伴,我希望在我卸任后同样如此。”

在担任总理的16年间,默克尔曾与4任美国总统共事,正式访问美国20余次。但德美关系并非像默克尔所言的一直亲密无间。两国关系在小布什政府期间矛盾不断,在奥巴马政府时期被推上顶峰,后又在特朗普时期跌入谷底。

胡黉认为,德美关系历经多次调整,主要取决于国际格局的演变、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及美国战略的整体东移等因素。默克尔更多扮演的是一个“稳定器”而非战略家的角色。

2021年,美国政坛再度更迭,拜登带领民主党入主白宫,这也被外界普遍视为德美关系回暖的契机。对此,上述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认为:德美关系料将或暖,但恐怕难回“奥巴马时代”。

在国际格局角度,杨解朴表示,当前国际格局、产业竞争均已与奥巴马时期不同。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不同国家的竞争也随之改变。

在美国国内角度,伍慧萍则认为,美国内政极化加剧和外交重心正在调整,迫使德国重新审视博弈框架下的德美关系。

展望未来德美关系,伍慧萍认为,近年来欧洲“独立自主”的意识正在增强。在2017年七国集团峰会之际,默克尔曾发出“欧洲人必须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呼吁。

胡黉也认为,相较奥巴马时期,德美双方对于国际体系演变的认知和应对上的分歧更大,双边关系正从“美主欧从”的旧格局逐渐调整。双边议题的分歧被重燃的可能性也更大,所以双方着眼于“重塑”而非“回归”。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