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地产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凤栖梧桐,罗湖大手笔投入打造创新科技总部基地

2021-07-20 08:26:37

作者:武小飘    责编:李丽

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促进就业为优先级的政策下,美联储在去年引入了“平均通胀目标制”的新货币政策框架。超宽松货币政策,使得美国通胀数据连续走高。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劳伦斯•萨默斯曾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美国的通胀率将“非常接近5%”。6月召开的陆家嘴会议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上,多次强调主抓的重点就是“防范外部冲击”,维护金融稳定。而在美元大放水的刺激下,资产价格上涨,加之外部环境变化容易引发的金融风险,国内企业资产配置亟需寻找避险资产,能够保值增值的大宗资产炙手可热。而作为在未来多年内可能跑赢通货膨胀的硬通货,四大一线城市,国家级都市圈的房产,也一直在抗通胀、抗风险等方面更令人安心。在住宅、公寓购买持续缩紧的政策背景下,大宗写字楼交易依托各地产业集群政策引导,成为一种更低风险和更有效的资产配置手段。

产业集群发展成重心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年。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重要任务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被着重提出。距离《纲要》已时过2年有余,“科技创新”的脚印正一个个落在珠江两岸。作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是大湾区的“创新脊梁”,通过一廊联动加十核驱动加多节点支撑,链接起了大湾区的“创新之源”。

在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等在内的我国都市圈和城市群战略中,各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无一不是以构建优势产业集群为核心,来吸引企业入驻、人口流入,以产业集群盘活区域和城市活力,形成经济、产业、人口、商服、文旅休闲等维度的良性循环发展。而深圳,作为大湾区的中枢纽带,一直以来,凭借着深厚、超前的高新科技产业集群,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大量大型企业总部和高质量人才涌入这座城市,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以罗湖这一老牌城市中心孕育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为伊始,到现今罗湖以金融业、商贸业、商务服务业和国内最大之一的黄金珠宝产业为重点持续做强,到福田中心区以银行、证券公司、交易所等为聚落的金融产业集群,再到南山科技园以腾讯、阿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集群,深圳通过构建总部基地规划,吸引聚拢了近400家上市公司总部,同时,全国超过三成的创投企业也选择将总部设立在深圳。浦发银行、中国人保、中国燃气、港华燃气、中国人寿、中建装饰、开泰银行中国总部等知名企业,均落子罗湖。

据政府公开信息显示,金融作为罗湖的第一大产业,总资产占全市约1/3,近几年贡献了辖区GDP的近四成。而作为中国最大之一的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地,罗湖经营相关企业超6000家,年销售额超千亿元。以成熟且成功的优势产业集群为引擎,深圳区域经济直接受益于企业总部聚集带来的税收贡献、产业撬动、就业保障、消费促进、资本效应,世界城市增长获得最佳抓手,另一方面也为城市写字楼等大宗资产购置投资提供了更可持续的保障,以及更可期的回报。城市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带来的虹吸效应显著可见。

清水河的规划效果图

绑定区域战略  驱动片区产业蝶变

作为深圳最早之一的建成区和老牌城市中心,罗湖借助口岸等交通优势,很早就形成了金融业、商贸业、商务服务业3大支柱产业,黄金珠宝产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3大特色产业,N个新兴产业的“3+3+N”都市型产业结构。但产业基础扎实的罗湖,也率先直面可持续发展挑战:一是在城市面貌上,片区面临空间资源紧张、环境设施老旧等问题,空间亟待焕新;二是在产业升级上,一方面要保持以往的优势产业商贸、金融、珠宝等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扶持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引领片区产业升级。

以重新规划产业布局、助力片区价值提升为主攻方向,罗湖区的新型产业定位瞄准“四新经济、六大产业”,通过布局“一校三谷多园区”,推动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和口岸经济带等产业规划,重点发展创新科技生态,集聚创新资源和行业龙头企业。其中,大梧桐新兴产业带作为“一主两区三带”的重要一环,正是深圳市拟发展15个节点之一,其既是罗湖增强发展动力、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圳优化创新环境、增强科技创新活力的具体举措。

作为深圳市区内发展空间最大之一的产业空间带,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将重点发展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为主的新兴未来产业,并已引进了29家创新级企业、4家10亿级企业、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兴研发机构等众多科创名企。按照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的未来发展愿景来看,其科创智能标签将愈加显著,片区发展潜力较大。未来将形成创新要素集聚、新兴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新兴产业规模达1300亿元;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等产业形成聚集效应,国际高新技术企业超过 500 家;初步建成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及各类专业园区 15 家,成为深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重要城区。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清水河片区就是罗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后一块成片、可利用的土地,是破解产业空间匮乏难题的有利抓手及突破口,开发建设意义重大。以规划为先导,清水河重点片区正不断释放产业空间用地。片区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两大重点领域,集中培育引进了一批独角兽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目前片区已引进多家科创名企,包括软通动力、奥拓电子、芯茂微电子、今天国际、星火电子等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行业的龙头企业;云康集团、真迈生物等生命健康行业的龙头企业;特辰科技、中金岭南、宏翔新材料等新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而华润旗下位处清水河片区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的“润启科技大厦”,作为产业总部范本,将进一步在罗湖政策利好下,受益于片区日益崛起的总部经济,发挥交通枢纽、独栋总部等项目价值,赋能罗湖及其产业在新时代完成华丽转型升级。

润启科技大厦 效果图

项目多维价值赋能罗湖产业蝶变

为了加持区域产业集群打造,罗湖提供了7亿元政策资金,对总部企业、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企业、旅游企业、文化企业、商务服务业、社团组织7大领域给予落户奖励、购房租房支持等。其中,总部企业购房奖励最高8000万元,金融机构落户奖励最高5000万元。

同时,在“南金融商贸、北科技创新”区域整体发展规划之下,罗湖区的交通优势也为产业聚集提供了加速度。罗湖北站作为深圳东部大型交通枢纽,集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以及各类接驳设施为一体。从产业集聚角度看,罗湖北站规划建成笋岗-清水河片区内大型产业枢纽,借鉴上海虹桥枢纽、香港西九龙、东京六本木等国内外大型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模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深掘区域中心发潜力,助力片区内深度集约型产业借势发展。润启科技大厦则紧邻深圳东部核心交通枢纽,距离罗湖北站仅100米,“高铁+上盖物业”的模式将进一步聚集周边高新科创企业,助力打造商圈高铁TOD。

政府大梧桐产业带 图示

通过2.5万㎡稀缺整栋写字楼空间载体,润启科技大厦融合时代发展趋势,借力区位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围绕“关键技术”和“场景应用”打造产业平台。同时利用华润置地在写字楼这一垂直领域的头部优势和价值,应用其在写字楼领域全流程扶持的运营理念,在稀缺独栋总部的基础上,为总部企业量身定制功能空间,如1-2F商务配套商业、3-4F院落式企业总部、员工休闲空间、总部食堂条件预留、楼板荷载匹配研发需求等,并在标准层均配置观景阳台, 通过互动空间的延伸拓展,打造这一写字楼项目的专属臻稀品质。

未来,伴随项目所处的大梧桐新兴产业带进一步聚落扩张,润启科技大厦将吸引各类新兴产业总部商务企业进驻,既与华润置地旗下深圳华润中心、笋岗中心、深润大厦、湖贝中心形成产业空间之间相互关联,也将与大梧桐产业带高新科创企业集群实现共赢局面,并驱动罗湖片区产业蝶变,转型提速。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