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双碳时代,可持续发展是最重要的商业思维

2021-07-19 16:17:32

作者:郭沛源    责编:张健

但我觉得,很多公司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是狭窄的,简单地把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划了等号。

01 可持续发展 = 活久见

毋庸置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我觉得,很多公司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是狭窄的,简单地把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划了等号。

如果大家翻开1987年联合国《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这份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定义。它是这么说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本质上也是一种发展。

如果把这句话放到公司和商业的语境中,商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让公司既能够满足当前的发展,又不损害未来10年、20年、50年的发展潜力的能力。同样,商业可持续发展本质上也是一种商业发展。

因此,把可持续发展等同为环保是狭窄了的。用三重底线的逻辑来解析可持续发展更全面一些,即发展(包括商业发展)要考虑环境(E)、社会(S)、经济(E)三种底线,环境是三重底线之一。现在人们常讲ESG,即环境(E)、社会(S)和公司治理(G),我觉得也可以看作一种三重底线,把传统的三重底线投射到公司层面,是更微观层面的三重底线。

所以,我认为,通俗地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活久见;雅致一点,可持续发展就是基业长青。这个观点,我最近在不同场合讲了好几次,公司更容易理解。

02 双碳时代,公司无法置身事外

2020年9月,中国迈入“双碳时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在双碳时代,国家有了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目标,不用多久,各省各市、各部委各行业都会有相应的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和减碳指标。这些指标,终究也会被分配到公司头上,相当于公司发展有了一个新的约束因素。可以想见,以后公司要考虑发展问题,要扩大生产,就不仅要考虑财务预算问题,还要考虑碳预算问题;即便财务有预算,若没有碳额度(预算),商业计划也无法落地。7月初,浙江发布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隐隐透出这样一个未来的图景。

双碳时代,意味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迈入新时代。以往,公司在谈可持续发展时主要是污染防治,这是个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意味着只要不犯错误就可以了。在双碳时代,这种思维就要演进为竞争思维,因为零碳转型不是达标不达标的问题,如果你只能做到污染排放达标,不见得有竞争力,低碳乃至零碳才有竞争力,才能获得客户的青睐。可以说,双碳时代,每家公司都无法置身事外;可持续发展将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商业思维,每个企业家也无法回避。

03 管理教育要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

双碳时代,管理教育更有必要全面融入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思维。虽然,我们已经看到商学院、管理学院(包括公共管理学院)也在陆陆续续开始相关课程和讲座,但从全国整体来看,从平均水平来看,我觉得无论是师资配备,还是课程设置,或是案例开发,都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我也欣喜地看到,国内步伐在加速。今年5月,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黄海峰教授、常州大学陆华良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曹瑄玮副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郭毅教授积极奔走之下,联合国全球契约责任管理教育原则(UNGC PRME)中国学术委员会会议暨PRME中国网络成立大会在常州举行。今年10月,西交利物浦大学曹瑄玮老师还将在苏州承办PRME的全球年会。

商道学堂也在推动管理教育融入可持续发展。与大学商学院相比,商道学堂有其独特性,它围绕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提供比较系统性的课程,兼顾理论,面向实务。自成立以来,商道学堂依托商道纵横的专业优势,可以给学员带来很多一线的新知和鲜活的案例。加上商道学堂还有非常优秀的师资组合,这些都共同构成了商道学堂的核心竞争力。

04 方位比岗位重要

当大家到公司工作,环视四周,就会看到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岗位是很少的。这是多数公司的情况。我认为,未来不一定非要去做可持续发展的岗位,但一定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和洞察。把这样的思维和洞察用到你所在的岗位中,同样可以发挥作用,甚至可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这是双碳时代赋予青年人的历史使命。

(作者为商道纵横总经理、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UNEP FI中国顾问)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