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马斯克对财报失去兴趣 特斯拉新一代电池遇技术瓶颈

第一财经 2021-07-27 12:51:19

作者:钱童心    责编:宁佳彦

特斯拉更好地应对了大流行和供应链危机,连续两个季度利润突破10亿美元。但该公司正在研发的突破性的新型电池的量产交付面临压力。

特斯拉周一盘后公布财报显示,受电动车销量提振和成本的削减,第二季度利润高于预期。特斯拉在盘后交易中股价上涨近1%。

特斯拉方面称,今年的产量增长将取决于零部件供应情况,特斯拉早些以后定下的目标是将今年的交付量增长50%以上。

相比其他竞争对手而言,由于对供应链管理妥善,特斯拉更好地应对了大流行疾病和供应链危机,连续两个季度利润突破10亿美元。

但特斯拉CEO马斯克可能已经对财报发布会失去兴趣。他表示,未来很可能不会参加财报电话会议与投资者和分析师讨论财务业绩。

最后的技术挑战尚未解决

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收入接近120亿美元,较一年前的60亿美元实现翻番。然而外界更为关注的是特斯拉新技术的进展,比如其备受关注的4680新型圆柱体电池。特斯拉方面没有提供下一代电池量产的时间安排细节。

马斯克(Elon Musk)承认,该公司正在研发的突破性的新型电池的量产交付面临压力,此外新工厂和备受瞩目的CyberTruck的生产也都较原计划推迟。

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中谈及新电池时一句带过,他说道:“很难说最后一个技术挑战何时能得到解决。”他同时表示,特斯拉有使用其现有的2170电池的备用计划,并称其电池供应商明年的产量将实现翻番。

马斯克曾表示,4680电池将于明年投入量产,并将用于德克萨斯州在建工厂的Model Y车型。按照特斯拉此前的计划,目标是在今年开始小批量生产配备4680电池的电动汽车。

特斯拉还将与松下以及LG等供应商合作开发4680电池,有消息称,LG计划在2023年为特斯拉生产4680电池。

4680电池采用了Maxwell公司的干电极技术,根据特斯拉2020年电池日上发布的信息,4680的圆柱体电池可以存储更多的能量而且更容易制造,这对于降低电池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将使其汽车续航能力提高50%以上。

但如今的计划可能面临技术瓶颈。马斯克近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需要非常大量的工程才能将Maxwell的概念验证用于高质量电池的批量生产,我们还没有完全完成这一工作。”

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斯拉可能还需要花大量时间才能将这种新型电池量产。“特斯拉的圆柱形电池非常创新,好处是成本更低。不过尽管特斯拉正在进行生产制造工艺方面的研发,但是何时能够大规模生产出这种新型电池还很难预计。”一位能源领域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目前大多数的整车厂商仍然采用方形电池,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特斯拉的圆柱形电池在业内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因为对手的技术路线很难调整。宁德时代有少量的圆柱形电池,但不太可能大规模转向圆柱形。”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锁定电池原材料供应

马斯克在上周举行的一场公开会议上强调,目前特斯拉面临的最大限制因素是电池生产。“因此,我们需要在内部生产我们的特斯拉内部电池,同时增加供应商的供应。”他说道。特斯拉目前的电池供应商包括松下、LG 和宁德时代。

马斯克重申,特斯拉生产电池并非是为了和供应商竞争,而是特斯拉确实需要非常大量的电池。“通常我与供应商交谈时,他们会问’你想要多少个电池?’;而我说会问’你能制造多少个电池?’。供应商不用担心特斯拉会在电池方面与它们竞争,再多的电池我们都是需要的。”马斯克表示。

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今年5月,特斯拉不得不提高其汽车的价格。为了确保电池原材料供应,特斯拉上周同意从全球最大的矿商必和必拓购买金属镍用于其电池生产。镍用于制造不锈钢,是特斯拉制造更强大电池的关键材料。

必和必拓方面预计,未来十年,电池领域对镍的需求将增长500%。必和必拓表示,电动汽车的电池中可能含有多达40公斤的镍。研究机构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分析估计,必和必拓每年的镍产量高达1.8万吨。

马斯克在去年的电池日上说道:“特斯拉正在努力开发的电池研发和生产制造技术,致力于推动电动车价格大幅下降。预计3年后,特斯拉可以将电动车的价格降至2.5万美元。”

一些研究人员估计,当电池组的成本为每千瓦时(kWh)100美元时,电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的价格就能达到均等。根据电动汽车咨询公司Cairn Energy Research Advisors的数据,特斯拉的电池组在2019年的成本为每千瓦时156美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