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德国以弗经济研究所8月2日公布的调查结果,零部件以及初级产品的短缺正在成为德国工业面临的难题。调查结果表明,约三分之二的德国工业企业受到了材料短缺的影响,并可能拖累德国经济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7月,面临材料供应瓶颈的德国企业数量从45%上升到了63.8%。而德国工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采购价格的急剧上涨。与此同时,制造商库存也正在迅速清空。其中,芯片和电子元件的短缺尤为显著。84.4%的电气设备制造商和83.4%的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表示缺少芯片和电子元件。此外,塑料颗粒价格的急剧上涨也引起了广泛的担忧。79%的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商表示塑料颗粒价格的上涨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威彻斯警告,材料短缺致使许多公司不得不削减生产计划,而交付瓶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材料短缺对各行业的影响不同,但每个行业都会受到影响”。
此外,德国媒体称,原材料短缺以及“德尔塔”毒株的传播近期都给德国的商业环境蒙上了一层阴影。德国以弗经济研究所近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商业景气指数于7月份下跌,参与调查的企业经理认为,未来六个月的业务前景不容乐观。
在纺织服饰制造业里,没有其他国家可以达到中国这样的水平。
整个“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将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8月份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快递业新订单指数均在55%以上的较高水平。
曹仁贤建议行业强化行业自律,企业严格执行行业规则和秩序。
据预估,尽管达达里奥集团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但到今年年底集团的关税成本或将超过200万美元,而去年仅为7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