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产业互联网正艰难变革,混改将成趋势

第一财经 2021-08-05 10:59:42 听新闻

作者:福卡    责编:任绍敏

将民营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和国有企业资源信用优势进行互补的混改将成趋势。

如果说互联网上半场是消费互联网,那么中场就是产业互联网,下半场则是万物互联。

而中国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更是突显了产业互联网难以替代的社会意义及经济价值,投资机构则用真金白银做出最好注解:

2020上半年创投寒冬之际,产业互联网领域共发生93起投融资事件,拿下127亿元融资,其中有42个产业互联网项目融资过亿元,明显较往年增多。

国家发改委也正式发布《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首次提出构建多层联动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数字“新基建”的关键环节,产业互联网可谓社会面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核心命脉。

然而,产业互联网要全面落地还面临几大障碍:

首先,微观企业参与动力不足。

工业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是以生产信息、供需情况、供应链等信息开放为基础的,而企业为维护核心竞争力往往选择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封闭。这既是为了避免信息公开、保护知识产权,也是为了防止社会资本干扰企业决策。但同时,这也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业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其次,企业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受众要比消费互联网的受众人群更难打动。

消费互联网的受众群体主要是量大面广的个体,容易也更倾向于受主观意识支配;但企业端的决策要根据企业自身运营情况、要素配置、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统筹考量,决策参与者往往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相对更难作出转型决策。

并且企业端的头部效应明显,企业自身往往已经向产业链垂直延伸,形成一套完整的供应管理系统和销售体系,对工业互联网的需求度不高。

更关键的是,从更直接的成本角度而言,以企业为主体的供给端自建“云”的代价太大,超出量大面广企业的承受能力。

工业互联网对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对于资本的需求也更大,单单依靠一个或几个企业难以支撑起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而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更是难以负担起从设备更新、配套软件到平台搭建等改造费用,且工业互联网对生产体量较小的企业无法真正起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投入回报的极大逆差使得广大中小企业只能望而止步。

相比微观层面企业动力不足难题,中观产业层面和宏观管理层面,产业互联网则面临更棘手的挑战:

中观产业层面上,工业互联网依旧面临全过程的非标问题。

工业互联网涉及的企业端面临设备种类繁多、应用场景复杂、数据格式差异等问题,难以制定统一化标准。

2019年的企业调研显示,在全国31个省份、700多个工业企业中,超过60%以上的企业都使用了标识,但是绝大部分企业都是自定义标识编码方案,这些标识编码之间互相难以兼容和转换,使得工业互联网的各个环节难以实现数据互通等基础交流。

从宏观层面来看,工业互联网的引入也使得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线下企业被洗牌后将出现规模空前的失业人口。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劳动力崛起也将让未来无工可打。

机械化的劳作正广泛被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替代,就连创造性岗位都面临颠覆。2017年阿里“鲁班”正式上岗后,仅在当年双11期间就制作了4亿张横幅广告设计,约等于每秒做8000张海报,干倒设计师一大片。

另一方面,产业互联网将催生超速发展的行业垄断。企业端头部效应突出的产业结构、产业互联网投入的巨额成本等已经证明了,工业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巨头企业间深度博弈的阵地。

在产业互联网格局还未完全成形的情况下,很难出现企业协同互补的发展前景,而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将进一步被巨头企业挤压殆尽。

当然,毋庸置疑的是,尽管产业链的非标问题尚未解决、政府部门纵横捭阖的能力亟待提高,但产业互联网不会因为“还未准备好”而停下步伐。

产业互联网将加速产业发展的化学反应,一场更为广泛的产业洗牌已然悄悄开启。

在这个大趋势下,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做数字化升级,并通过数据产品和服务拓展产业链的价值空间,而随着产业链上的资源整合,并购重组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

尤其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沟通交易方式被打破,产业资源导入的重要性远大于单纯的资金投资,因此将民营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和国有企业资源信用优势进行互补的混改将成趋势,形成产业平台模式。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福卡智库”。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未来工厂:具身智能带来无限想象

2024数字中国年度报告——智造篇

112 01-17 14:02

5G工厂与工业互联网融合:驱动产业创新与升级

2024年11月19日,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盛大召开。会上透露,中国计划在今年内推出第二批400个高水平的5G工厂,旨在加速5G+工业互联网在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采矿及港口物流等关键行业的深入应用。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5G+工业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典范,其发展前景广阔,社会影响深远。

0 2024-11-22 10:11

明日主题前瞻丨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将加速;多地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将加速,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催动交换机市场增长;我国5G+工业互联网呈现出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的新特征。

222 2024-11-19 22:32

10城入选“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更多升级政策将推出

5年来,工信部已经推动建设4000个5G工厂项目,今年还将发布第二批高水平5G工厂共400个,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率先发展。

116 2024-11-19 21:24

深圳市工信局发布指引支持企业技改,单个项目最高资助亿元

《操作规程》中,单个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资助上限为1亿元;单个设备更新类技术改造项目资助上限为1000万元。

16 2024-10-17 16:1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