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有两个国家竞争来“赢得21世纪”。
第一个国家的道路没有铺砌,汽车的时速不能超过20公里。而另一个国家则拥有最先进的高速公路网络,安全时速可以达到200公里。你认为哪个国家能够在竞争中胜出?
事实上,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路况非常相似,但它们在信息高速公路方面正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对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普及速度上。
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建成近70万个5G基站,到今年6月底,这一数字已上升到略低于100万,预计到年底将达到140万。今年7月,中国十部门印发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中国计划到2023年底建设约250万个基站,即平均每万人18个基站。到去年年底,美国只建成了大约5万个基站(很难获得确切的信息)(见图1)。
图1 已建成/计划中的5G基站
5G为什么这么特别?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简称ITU,联合国负责信息和通信技术事务的专门机构)的数据,5G网络将以每秒100兆比特的速度向移动用户提供数据,这比4G网络快10倍。5G网络每平方公里内可以支持100万台设备接入互联网,而4G网络只能支持10万台设备。ITU估计,数据从您的设备传输到主服务器再返回只需要一毫秒。这比4G网络需要的10毫秒要低。
4G网络从根本上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5G在移动通信方面更进一步,其卓越的性能将允许机器之间快速准确地交换大量数据。例如,您的自动驾驶汽车将安全地带您在城市中四处转转,因为它可以与其他汽车、交通信号和卫星通话。
考虑到5G在打造智慧工厂、智慧城市和智慧医疗方面有如此潜力,为什么其他国家的技术推广速度不如中国?
似乎有两大障碍。
首先,存在一个基本的激励相容问题。一流的移动网络是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就像高速公路系统一样,为整个经济带来显著回报。然而,这些回报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创建网络的电信公司。此外,这些公司在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投资,不确定能否获得合理的利润。因此,网络的社会回报和私人回报之间存在脱节。
其次,5G面临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因为5G系统尚未完全到位,所以很少有专门针对5G的应用。然后,由于应用不多,对网络的需求也很少。对网络的需求很少,这意味着电信公司可以收取的服务费有限,从而延缓了5G的发展。
电信业产生的大部分成本来自购买某些无线电频率(频谱)的使用权。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担心这些费用正在阻碍网络的发展。在《金融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施密特估计,为美国提供功能齐全的5G系统所需的100万个基站将耗资700亿美元。然而,美国电信公司仅在频谱拍卖上的支出就超过了这一数额。施密特认为,这些拍卖更侧重于增加政府收入,而不是建设基础设施。他建议国会使用频谱拍卖的收益来为5G网络提供资金。
另一个复杂的因素是美国缺乏本土电信设备供应商。世界五大厂商——华为、中兴、三星、诺基亚和爱立信分别来自中国、韩国、芬兰和瑞典。美国电信公司在海外采购设备时面临更多监管障碍。
通过将5G的开发和商业化作为国家优先事项,中国解决了激励不相容的问题。为了获得5G潜在的高社会回报,中国推动了国内电信、设备供应商和工业公司的发展。在“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期间,已经设想了试点方案。2019年,中央为地方政府发展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政策指引。
站在新技术的前沿确实意味着采取了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策略。但这是中国政府愿意冒的风险。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估计,到2025年,中国将需要花费1.2万亿元(1870亿美元)来建设5G网络。他认为,如果成功,这些投资将带来2.9万亿元的额外经济增加值。
为了解决鸡和蛋的问题,7月份中国的行动计划提出了“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模式。政府将同时沿着两条轨道开展工作:(1)通过基站和用户普及目标鼓励系统的发展;(2)推动 5G 在各个商业领域的应用。该行动计划希望在采矿、农业、港口和工厂使用5G的早期成功基础上再接再厉。
现在想象两个国家正在合作度过21世纪。
一个国家成为第一个开发新技术的国家。你认为对第二个国家会有重要的教训和积极的溢出效应吗?
本土供应链凭借技术突破、快速响应和成本优势,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未来,智能汽车产业的竞争将不仅是单点技术的比拼,更是生态协同能力和供应链整合效率的较量。
理想汽车产品线总裁刘杰回应产品规划等问题。
从市场看,售价20万元以上、车长4米8的中大型车占据增程式汽车90%以上的份额,但是随着增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价格在不断下探,目前已下探至10万-15万元区间,很快会突破10万元的门槛。
“对于企业来说,征收高关税需要牺牲自己的利润,而设定最低价格对车企产品利润率的保持是有好处的。”
智能驾驶已经成为车企角逐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