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支持离岸金融创新,临港新片区加大“压力测试”

第一财经 2021-08-18 15:44:46

作者:胥会云    责编:杨志

发展基于实体经济所需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为外资企业以及”走出去“中资企业提供人民币离岸金融服务。

临港新片区将在金融领域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金融机构开展离岸金融等业务创新、人民币离岸交易都将获得更多支持。

8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军在回应第一财经提问时表示,下一步,将积极争取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指导支持,在监管规则、法律保障、税收政策、资本流动、数据传输、人员进出等方面深化研究,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服务离岸经贸等实体经济,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离岸金融等业务创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军表示,要聚焦重要金融创新,将新片区打造成为高水平金融改革开放的压力测试地。“发展基于实体经济所需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为外资企业以及‘走出去’中资企业提供人民币离岸金融服务。

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支持浦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

“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上海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的重要抓手,这对持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李军说。

离岸贸易是目前国际上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业态,离岸业务成熟与否代表了区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配置全球市场资源的能力。发展离岸贸易,也是上海临港新片区“统筹发展在岸离岸业务”的重要突破口。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临港新片区要加快离岸贸易规模化发展,具体的量化指标是——交易额年均增长30%。

而在“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主要预期指标中,也首次提出了离岸贸易额这一全新指标:上海离岸贸易额要从2020年的3055亿元,达到2025年的5000亿元左右。

“目前,离岸贸易已在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等发展起来,有不少企业在境外组织生产,比如到柬埔寨、越南等地进行生产,并且出口到欧美,这些企业就非常希望能够在上海获得相应的离岸金融服务。”李军说。

李军表示,创新开展人民币离岸交易可以满足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离岸金融业务需求,同时通过高水平制度供给,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更大程度压力测试

揭牌两年来,临港新片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先行先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度融合深度联动。

作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下一步,临港新片区也将在金融领域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着力要做好三个“聚焦”——聚焦重大平台建设、聚焦重要金融创新、聚焦重点产业发展。

聚焦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提升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方面,新片区要探索建设显示度高、引领性强的重要投融资平台,为新片区发展成为统筹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提供有效支撑。加快推进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实现金融从要素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拓展。深化期货现货联动,探索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的新路径。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功能,提升贸易融资便利度,降低外贸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聚焦重要金融创新,将新片区打造成为高水平金融改革开放的压力测试地方面,支持新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打造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推动新片区成为我国金融高水平开放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桥头堡。支持新片区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推动更多跨国公司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落地。发展基于实体经济所需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为外资企业以及“走出去”中资企业提供人民币离岸金融服务。

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支持新片区高质量发展方面,李军表示,目前正和新片区管委会一起争取申建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挂牌上市融资、科创信贷、融资担保以及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针对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与科技、产业的良性互动。

目前,临港新片区已构建成以“4+2+2”为重点的世界级、开放型、现代化的“八大”前沿产业集群。其中,“4”大核心产业,是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民用航空、人工智能。“2”大优势产业(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是临港既有的优势产业。绿色再制造、氢能产业,是临港重点规划布局的“2”大未来产业。

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芝松也表示,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试点放宽市场准入措施,先行先试扩大金融、增值电信、数据跨境流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外资开放,努力争取在前沿科技产业、新型国际贸易、跨境和离岸金融、高端国际航运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为国家更好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提供实践样本。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