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什么有了深交所,上交所,还要再出一个北交所?

单仁行 2021-09-07 16:02:05

作者:单仁行    责编:一财号

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的意义

在9月2日,一则重磅消息宣布。

9月2日晚,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会新设第三家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

这个消息引起了市场极高的关注度,有关部门也解释说,北交所的设立,是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

但很显然,很多人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有了深交所,上交所,国家还要多设立一个北交所?

为什么北交所设立的目的是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它跟我们这些企业,券商,甚至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今天我们会从直观、微观、宏观三个维度去做解析,虽然文章会有一点长,但你能真正理解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义和影响。

我们先从直观的层面来解读。

根据官方通告,北京证券交易所有“三个目标”,第一是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交易、退市、监管的基础制度安排,补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短板。

这句话背后就是国家改革“新三板”的决心。

过去,中小企业交易的平台叫做“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新三板”,专门给非上市企业挂牌进行股份转让。

如果能成功在上海、深圳交易所IPO,挂牌上市,那就是“主板”了。

所以,过去新三板门槛低,要求也低,而且,不设立涨跌幅限制,很多地方确实没那么完善。

这就出现了股价虚高、操纵股市、挂牌企业破产的恶性事件,使得新三板泡沫化严重。

2015年4月还出现了“中科招商从每股53元,一天跌到1元”的交易异常事件,大家都知道,这样的结果是很多人被割韭菜了。

但这样的事在新三板已经见怪不怪了,一点都不稀奇。

所以,很多中小企业就不去新三板了,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全国中小企业只有7299家,这个数量跟中国超过4000万家中小企业总量比起来,其实是不匹配的。

来源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更多的中小企业,是找到投资机构天使轮、A轮、B轮自己融资,未来直接去主板,甚至海外上市。

中间实际上是断层的,尽管新三板分出了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但实际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北交所这次就很明确的说,在新三板挂牌满十二个月的创新层公司,可以直接在他这里完成IPO,挂牌上市。

这就完成了一个“层层递进”的中小企业规范化市场培育路径:

先达到入门门槛,就进入基础层;满足更高的要求后,就进入到创新层;再达到了北交所的要求后,就可以上市了。

“精选层”的作用就被平移给了北交所。

只要中小企业想规范发展,想跟资本市场接轨,前面一步步上升的道路都已经分好了层,按照这个路径去走就好了。

第二个目标是畅通北交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纽带作用,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成长路径。

这里的一部分意义我们在第一点提到过,重点是来解释一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直接融资”

各位,我们去对比一下2020年的数据,2020年新三板一年的交易量是1295亿,而沪深主板每天的交易量平均是3600亿,高的时候达到1万7千亿。

也就说,新三板辛辛苦苦搞上一年还比不上沪深主板忙活半天,资金的流动性很差。

直白点讲,就是大一点的券商和投资机构不会来,股民也不愿意掏钱,有实力的企业更愿意去主板。

好了,那新三板的本意是什么呢?

是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进一步发展,同时做大整个新三板。

问题就在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新三板难以融到钱,而那些能融资的企业,发展以后又会从新三板退下来,跑到深圳、上海以及海外去上市了。

这就不是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了。所以,这就有必要建立一个定位于中小企业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了。

第三个目标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形成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合格投资者踊跃参与、中介机构归位尽责的良性市场生态。

这里又一个重点在于“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

什么意思?

这就是国家在用制度化、标准化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告诉市场,我们鼓励创新创业,支持中小企业,也鼓励股权投资。

前提是,你必须能真正做到创新,不断研发科技,做到了细分行业的小巨人。

我们再从微观的层面去理解。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北交所的成立会跟谁有关?

企业,券商投资机构,还是普通老百姓?

是的,跟这三者都有关系。

我们先从企业层面来看。

从我自己走访和服务过的中小企业经历来看,中小企业想要发展,除了业务上的回报,还需要一定的外部资金才能加快发展的速度,他们本身是非常想跟资本市场接轨的,需要有一条成熟而且合规的道路指引他们。

但是,国内的主要上市渠道和大量的资金集中在沪深主板,即使是目前的创业板、科创板也都是属于大板,大部分中小企业够不着也达不到入场资格,券商投资机构和股民是看不到他们的,也不想投资他们。

所以,北交所的成立,对中小企业是一个很大的利好,只要你安心发展,规范经营,跟着国家定好的培育路径去走,一切都会有。

对于券商投资机构而言。

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经常出现的券商投资机构的身影,都是围绕着大型IPO项目或者是主板的头部企业展开。

像拼多多、快手的IPO,茅台、腾讯、比亚迪的股价飞涨都跟这些机构分不开关系。

当然,并不是说他们不能这么做,因为大的IPO能带给券商巨额的回报,谁都想用同样的力气去获得最大的回报。

而且,对比中小企业并不透明,甚至是不合规的财务制度,券商投资机构不可能每天坐到企业办公室查账,假如是一笔坏账,那机构就跟股民一样要亏损。

所以,机构更愿意去给那些已经上市,财务透明,业务前景明确的头部企业锦上添花,就跟我们偏爱确定性一样。

但现在,北交所就可以聚拢一大批创新性的中小企业,用制度要求把他们的财务规范化,通过分层区分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

机构就有了明确的投资对象,可以从基础层开始培养一大批潜在客户,伴随他们一路上升,再合适的退出,而不是围猎头部企业,让资本集中在最不需要它的人手中。

同样,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站在一个普通的投资者的角度来说。

我们大部分人对于股市的普遍认知还是处于一个“股权投机”的层级,并不是说我特别了解这家企业,看好它的发展才投资,而是“羊群效应”,今天听到了一个利好,马上就追涨,明天有人说要不行了,就立马杀跌。

这种缺乏对于市场和企业增长逻辑的认知,本身又不像专业机构能去深入研究,投资就很容易血本无归,把养老的钱都赔进去。

我是学财务出身,这样的例子看过太多了,很多时候,有些投资人真的血本无归,结果很惨。

目前,对于新三板的精选层、创新层和基础层的投资者“门槛”分别规定是:100万、150万和200万。

有了这些门槛的限制,投资就有了一定的安全性,也更偏向于把钱交给专业的机构去打理,或者是那些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包括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去购买。

本身股市作为企业交易的平台,代表的是一个整体经济走向的晴雨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很迅速,但是大部分老百姓并没有在其中获得相应的红利。

(作者为央视、凤凰卫视财经评论员)

下一步北交所的设立,就是规范化企业发展,激励股权投资,能让普通人也能参与享受到企业发展,经济发展的红利当中。

这也是一种“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最后,我想把视角放大一些,我们放到宏观层面来看。

我们一直在说,中国的市场很大,未来的潜力更大。

但这个大,并不光是指消费的潜力很大,也不是那些头部企业的一家独大或者无序扩张。

这个大有几个层面。

第一、是把财富的蛋糕做大,把市场的闭环打通。

让老百姓不光只是消费,而是参与企业的股权投资,在消费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还能收获到分红。

“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和方案正在一个个的抛出来,设立北交所的时间节点也很巧妙,我们需要看到变化背后的大方向。

第二、是把全球经济中心的位置做大。

我们去参考美国的证交所,美国有店头市场、纽交所、美交所、纳斯达克四大主要交易场所,那也是层层分级,目的明确,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资本入驻,包括吸引全球的企业入驻。

中国的市场潜力比美国要大,要吸引并且留下全球的资本,并且要让聪明的资本懂规矩,去它该去的地方,也要层层分级,用市场经济体制走自己的道路。

未来,中国会形成北交所、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台交所5大交易场所,把全球经济中心的位置做大,甚至让全球的企业都来中国上市。

第三、把健康的经济增长体系做大。

成立北交所的信号,可以理解为是给中小企业从小发展到大,到上市的一整套顶层设计。

用明确的“升级”制度,指明了方向。

这也明确了未来中国一定是依靠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去带动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继续用推不得,打不得的房地产去拉动市场。

当然,关于房地产要讲的还有很多,下一期我们再来详细聊一聊。

今天我们从直观、微观、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北交所成立的意义,当然,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成果并不是马上就能看到。

对于中小企业家、普通大众来说,理解并且能提高对于影响自己未来收入、决策的认知,就是打下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