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联想、微软、英特尔CEO隔空对话:如何重塑万亿新IT服务市场?

第一财经 2021-09-08 15:04:57 听新闻

作者:刘佳    责编:刘佳

Gartner预测IT服务相关市场规模在2021年将达到1.17万亿美元。

1983年1月出版的《时代周刊》,破天荒地将PC列为了“年度风云人物”。但即便拥有了“年度机器”的称号,计算机距离“飞入寻常百姓家”还差得很远。

这一年,作为计算机专业在读大学生的杨元庆,每周也只有几个小时与当时全校唯一一台王安电脑“亲密接触”的机会,直到他临毕业前夕,才一睹IBM个人电脑的真容。

同一年,16岁的印度少年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还在就读高中,并在未来几年前往美国求学攻读计算机硕士;而早在18岁就加入英特尔的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当时白天读书晚上设计晶片。

从软件到硬件,PC行业花费了多年时间,让过去的想象变成今天的日常,在去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时候,人们真正实现了“见屏如面”。在今日的联想科技创新大会上,联想CEO杨元庆与微软全球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英特尔全球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隔空连线,围绕数字化转型、边缘计算等话题展开对话。

联想集团CEO杨元庆

疫情一定程度加速了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步伐。智能化浪潮为IT服务和解决方案带来巨大发展空间。根据Gartner预测,IT服务相关市场规模在2021年将达到1.17万亿美元,未来一年整个IT服务市场的增长率将达到接近10%,其中“即服务”的增长率尤为突出,将会高达40%-50%。

业界预计这一趋势还将长期持续。由此,杨元庆提出对于未来的三重预判:混合型工作与生活方式,将驱动更加多样的设备、IoT终端和在线的服务;边缘计算、云计算与传统数据中心并存的趋势将驱动越来越丰富的基础设施;以及人工智能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核心地位与前景。他还透露,联想将推出实现一体化服务订阅式交付、“一切皆服务”TruScale,将传统的硬件、软件、服务分散采购的模式,设计、建设、运维分段实施的模式,整合成可以订阅的、一站全包的服务模式。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中国区总裁童夫尧也补充道:“一切皆服务”是数字化转型时代重要趋势。因为今天客户对于业务需求的数字化变革,不仅仅局限在某一点,更多是覆盖了整个企业的产品经营周期。联想不希望客户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资产、IT领域的投资,而是更多地聚焦在数字化之后应用、软件、成果如何能够赋能企业效益的提升。

围绕混合型办公,微软全球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在对谈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世界正在经历巨大的技术变革,我们当前仍处于“混合办公模式”转型早期,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在萨提亚看来,世界正在经历着“混合办公悖论”的阶段,因为员工们既想要灵活的办公方式,又想要更多面对面的协作机会,许多企业面临着关键流程和架构转型的挑战。“尤其是随着未来几个月员工持续重返工作场所,还将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今天的数字生活,企业不可能单打独斗。随着客户越来越重视将敏捷性和可预测性视为一种服务的模式,他透露,微软和联想正在通过打造一体化的端到端 Azure Stack HCI 系统,提供用于混合云部署的完整“即服务”模式,从而可实现采用单一计费模式的数据中心订阅服务。此外,微软在边缘计算领域开发、训练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完整平台Azure Percept将引入到联想的边缘计算产品组合中。

而英特尔全球首席执行官帕特则在对谈中提出,四种超级技术力量是产业塑造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这些超级技术力量推动创新、发现和增长。

第一个超级技术力量是无处不在的计算。人们与万物互动都需要计算机技术。计算能力正在渗透到我们生存的方方面面,作为人类技术的交互点,跨越现有和新兴设备;第二个超级技术力量是无处不在的连接,意味着所有人和物都是连接的。

 第三是云到边缘基础设施,它创造了动态可靠的路径来连接计算和数据。实现规模和容量无线扩展的云与无限延伸的智能边缘相结合。最后是人工智能。智能无处不在,将无限的数据变成可操作的洞察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过去一年里,包括英特尔芯片等在内的PC组件持续缺货带来供应的压力不小,此前业界预计芯片缺货还会持续12-18个月, 不久前杨元庆曾被记者问及对于芯片的投入,他表示不排除自研芯片的可能,也不排除合作可能。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