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即将下发《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
9月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的署名文章《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文中给出这一信息。
该文系8月27日唐仁健在全国推进种业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种业振兴由研究谋划为主转向全面实施阶段。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2021年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行动方案》。
唐仁健称,《行动方案》是继1962年出台《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后,再次对种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是中国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对于《行动方案》,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种业大而不强,尤其是处于新时期新阶段,中央已经认识到“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必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有着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工人在采收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三亚繁育的大豆(2020年2月27日)。新华社
前述署名文章称,不要贪大求全、重复建设,脱离实际盲目建“种都”、造“硅谷”。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登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从中央将种业重新置于战略高度后,业内已经意识到地方政府存在这样的投资冲动,担心出现一地鸡毛。“2021年以来,就已经迎接多地政府考察,均是邀请前去投资兴业。”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生物育种,在前述署名文章中出现了两次。
《行动方案》明确了分物种、分阶段的具体目标任务,提出了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在“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中,提到“国家将启动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有序推进产业化应用”。
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要加快建立健全覆盖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的种业政策支持体系。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提到“国家还将启动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生物育种等重大项目。”
“十四五规划”也明确将生物育种列入需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八大前沿领域。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认为,生物育种是“生物技术育种”的简称和统称,用语准确简练,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黄大昉称,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生物技术已历经30余年的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对农业生产发展有力的推动作用。其中,转基因作物育种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生态效益已充分显现,其推广应用速度之快更创造了近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奇迹,生物技术的扩大应用已是科学发展的必然。
他建议,当前生物育种应重点推进两类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和产业化,一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显著、安全性确有保障(安全性已经过严格科学评价,并获得长期应用实践证明)的转基因作物,如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玉米等;二是创新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安全性确有保障(目前多通过植物内源基因精确剪切,基本等同于自然或传统诱变,产物基因组中不含任何外源基因)的基因编辑作物,例如国内正在加速研发的多种优质、增产、抗病、抗逆基因编辑作物。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靖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生物育种领域,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三大差距,体现在技术的成熟度、复杂度、协同度,根源在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专利。
他认为,中国必须投入更多精力、财力,去发现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性状基因,未来才能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对于前沿的生物育种技术的产业转化,戴登安说,国家政策一定要明朗,给到企业明确预期,否则会影响企业投入的积极性。
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18条重点举措。
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行动方案》聚焦“产业引领、城市功能、要素保障、机制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8项专项行动。
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开展有机食品认证有效性抽查。
《行动方案》还提出强化组织保障、用好政策激励、加强标准建设、强化融资对接、促进交流合作、做好宣传总结等6条保障措施,夯实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