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颜值经济”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容貌焦虑”。各种宣传医美机构、医美服务的广告呈井喷之势。在利益的驱动下,医美广告的虚假宣传、过度宣传、导向不正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助长“容貌焦虑”情绪蔓延,误导消费者,让其忽视医疗美容行业潜藏的风险,盲目冲动消费甚至铤而走险。
企查查数据显示,与“医美”相关的风险信息逐年攀升,2020年达690条,截至目前(9月8日)21年相关风险信息已达646条。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拟对上述医美广告问题进行依法整治,释放出规范和加强医疗美容广告监管、更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信号。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4.5万家医美相关企业,其中广东省以6422家相关企业排名第一,江苏省、山东省分列二三名。从注册量上看,2019年新增8934家,2020年新增8770家,今年前8月共新增7376家医美相关企业,同比增长40%。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的5年间与“医美”相关的企业风险信息逐年攀升,2016年风险信息数量为71条,到2018年明显增多,达285条,同比增长132%;2019、2020年持续增多,2020年达690条,同比增长26%。截至目前(9月8日)2021年与“医美”相关的风险信息已达646条。
今年前8月新增7376家,同比增长40%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医美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15年增速是近10年来最快的,同比增长64%。2019年数量为历年来最高,达8934家。2020年注册量达8770家,同比下降2%。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前8月注册量为5258家,今年前8月共新增7376家医美相关企业,同比增长40%。
广东省数量最多,深圳城市第一
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现存的医美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其中广东省数量最多,拥有6422家相关企业,领先于全国其他省份。江苏省、山东省分别以3824家和3581家排名二三位。
从城市分布来看,企查查图表显示,我国现存医美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成都、西安、杭州等城市。其中深圳的企业量已超过2千家,成都、西安、杭州的企业量均在1千家以上。
这种医美产品多在私密整形类机构出现。有商家广告介绍道,“高潮针”是在女性阴道内的“敏感点位”进行注射胶原蛋白等,价格从千元至万元不等。
美归根到底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无论利用何种技术手段,医美机构都不能成为“容貌焦虑贩卖者”,而应积极帮助求美者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
在公司盈利能力下滑的同时,现任董监高2024年薪酬却较上年翻倍、高层出现“大换血”
一个存在十数年、吸收资金超百亿的庞氏骗局,最终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的介入下宣告破产,其创始人李金凤及相关高管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移送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