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解码新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让“慧”农更惠农

第一财经 2021-09-09 19:56:18

作者:段思宇 ▪ 徐燕燕    责编:王茜

农业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五)

仲夏,扬州市邗江区平山乡学士农贸市场,新鲜的猪肉绽放着润润的光泽,水灵灵的蔬果飘来沁人的幽香,吸引着顾客驻足流连。

“放心买吧,都是最新鲜的,扫码就能知道这些菜来自哪里。”一位蔬菜摊的主人一面朝记者说着,一面用手点了点摊位旁边的二维码。

这只是华东地区某乡村的日常一隅。原以为遥远的数字化、信息化,早已悄然改变着传统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手机银行、线上社区、普惠金融……科技,为乡村装上了“智慧大脑”。“慧”农,也更惠农。

农贸市场里的“大数据”

在扬州市邗江区平山乡学士农贸市场,几乎每个商摊旁边都有一个类似的二维码。仔细看来,此码和普通的支付码略有不同。

商户徐园是农贸市场中最早使用这个码的人。他告诉记者,自从去年12月上了码后,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获取摊位信息、菜品肉品来源,买得更放心。同时,借助该码,商户还可以收款,不仅大大减少了他的工作量,也节约了提现的成本。

这是农行“数字食安”项目中为商户布放的“一户一码”。

“疫情期间,这个二维码帮了我大忙,因为附带溯源信息,不少客户都愿意来我这买肉、买菜。我摊位上的肉就是从附近几个屠宰场进的,一扫码,就可以看到。”徐园说。

有了码后,商户卖肉、卖菜更有底气了。

农行扬州分行为农贸市场商户安装农产品溯源系统,借助“一户一码”真正实现“卖的透明、买的放心、吃的安心

不仅如此,该码还帮徐园省去了记账的功夫。一天下来,徐园的商摊少说也要有百来笔的交易量,销售额通常在2000元-3000元左右。没有码之前,他都是直接估算一下卖了多少;而有了码后,交易明细清清楚楚,不同菜品的销量高低一目了然,为灵活调整进货计划提供“大数据”参考。

比如,今年过年的时候,徐园在后台看到水芹和安豆卖得比较好,他就多进了一些,收入也有提高。而且通过这个码收到的钱,可实时到账至自己的银行账户,与其他支付码相比,节省了一笔提现费。

“真是没想到,我们还能用上这么智能的方式,既便利又好用。”徐园感叹道。在他的推荐下,周围的商贩也纷纷装上了码。每至早上销售高峰,二维码语音播放的声音此起彼伏。

目前,农行在邗江区已先后为6家农贸市场上线了“数字食安”项目,为近350户商户布放了“一户一码”。截至7月底,交易超20万笔,交易金额达2000多万。

农行扬州邗江支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乔玉峰告诉记者,当前上线“数字食安”项目的主要是辖内比较大的农贸市场,就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商户接受度较高,未来将逐步下沉,尽可能覆盖更多地方。

“杨梅之乡”的村友圈

“‘四美果乡,印象马涧’现场会在蒋坞村广场圆满完成!”蒋坞村胡瑞民的村友圈动态刚刚发布,就收获了一众点赞。

金华兰溪市马涧镇蒋坞村,位于金华山北麓,因地处山坞,故名蒋坞。蒋坞村山青水秀,村中房屋围绕水塘,倒映水中,十分美丽。以杨梅为主导的各类水果产业,是蒋坞人的重要经济支柱。

“现在不管大事小事,大家都习惯发村友圈上,不止我们村,镇上的其它村也会发,加大了彼此之间的联系。”胡瑞民向记者展示村友圈的动态——有人发了秀美的风景,有人发了成熟的果实,还有人发了抖擞的工作照,好不热闹。

正值杨梅采摘季,果农忙着采摘树上的果实

村民有了展示村容村貌的平台,主要得益于马涧镇的“数字乡村”平台建设。据了解,这一平台是由农业银行与马涧镇政府依托当地公众号“山水马涧”合作搭建。平台包含“田间一件事”“村风村貌”“线上调解室”“村务公开”“本镇集市”“村友圈”等几大板块,涉及农事调度、生活缴费、商圈购物、普惠贷款、农业保险、涉农审批、专家咨询等多方面功能。

自2020年7月起,马涧镇的四个村——马坞村、蒋坞村、西湖村、下杜村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智慧户联码门牌,村民扫码即可进入数字乡村平台,分享劳动和丰收的喜悦,参与村庄数字化治理,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捷服务。外来游客也能通过这个码,了解该户村民的基本情况和马涧镇乡村的风貌。

农行金华兰溪市支行工作人员向村民演示智慧门牌的使用

“有了这个平台后,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高了。”胡瑞民在蒋坞村当了15年的“老娘舅”,村上大大小小的矛盾都要找他处理,借助数字乡村平台,一些小矛盾在线上就能调解,省去了不少时间。

不仅如此,平台上的诚信积分体系也为马涧的诚信文化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自去年6月份开始,马涧镇联合农业银行在上述四个村子全面试行“数字化诚信积分”体系。

村干部根据5大项——环境治理、和谐稳定、民生建设、特色产业、遵纪守法,39项细则(其中加分项14项,减分项25项),对村民进行诚信积分考评打分。积分年度汇总考评结果与评优评先、政策享受、商圈消费积分兑付等相连,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

而且这一诚信积分体系还打通了农行的信用村打分体系,成为一大参考维度。农行浙江金华兰溪市支行副行长何俊辉介绍称,目前试点的马坞、蒋坞、下杜、西湖四个村都已建成“信用村”,实行整村授信。

成为“信用村”,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村民可以申请到贷款,利率也更优惠。“我们村村民贷款额度一般是10万到30万之间,贷款利率也很低,与原来其他银行的贷款相比,每10万差不多每年可以节省利息3000来块,贷来的钱基本都给杨梅搭钢架大棚了,每亩得投资四五万。”胡瑞民说。

兰溪有1000多年人工栽培杨梅的历史。如今,果农正在干的一件事是,让长在山坡上的杨梅树住进“房子”。如此一来,杨梅可以提早结果、入市,农民收入也会增加。在马涧镇山坡上零落遍布的钢架大棚,为当地的风景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农行金华兰溪市支行客户经理到杨梅种植基地现场了解杨梅采摘销售情况

乡村会计的记账之路

“原先不仅要在‘三资’平台上录入数据,还要再做一套财务账,现在只要点下鼠标,就能一键把平台数据推送到账务系统,不用再重新做账,真是太方便了!”江苏常熟市尚湖镇湖庄村的村会计林之英近来颇为高兴。

这是源于当前村子里的财务软件系统与村级资金联动系统实现了“合二为一”,升级为云财务监管平台,极大提高了村级财务记账自动化、监管规范化程度。

以前村子里有开支,林之英都要记下两笔账,一笔计入村里的财务软件系统,一笔计入村级资金联动监管系统。其中,财务系统里的账并非实时更新,而是账单并的多了才计入,比如半个月计一次。

这就导致林之英在月底对账的时候颇为麻烦。“因为两个系统不是同时记录的,有时对账会有出入,就要多次审核。”她说,尤其是像一些大工程,往往会分期付款,账期拉得比较长,审核起来更复杂。

去年,常熟市农业农村局提出,要将各镇村现用的财务软件系统与村级资金联动监管系统融合,打通两个系统的界限,搭建常熟市农村集体云财务监管平台。作为村级资金联动监管系统的提供方,农行也参与支持了该平台的建设。

农行江苏分行村级资金联动监管系统,助力提升村服务中心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

“这个平台的建成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农行与村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黏合度,提高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农行常熟分行公司金融部员工魏强说,而且针对村委的个性化需求,农行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今年还新增了零星工程管理模块。

该模块能对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有效满足了农村集体资金支付的流程控制、合规透明的操作模式。魏强称,未来,该行还计划将资产、资源、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等模块添加进去,让交易流程更直观、明了,审批员和会计登陆系统即可看到项目情况,比如村子里厂房出租,可在平台上查看租金是否及时到账、厂房面积、合同时间等。

让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夜幕降临,徐园结束了一天的生意后,心满意足的查看着二维码后的交易数字,盘算着明天早晨再进些什么热销品种。胡瑞民拿出手机再次点开了村友圈,看看朋友们这一天有哪些新鲜事儿。林之英没有再加班,早早完成了本月的对账工作,按时回到家里。

二维码、数字乡村平台、云财务监管系统……这些看似小小的数字化应用正改变着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支持乡村振兴,不仅在于真金白银的资金帮扶,更在于乡村平台和场景服务的搭建。农行数字化的赋能,提高了乡村的基层治理能力,更打造了农村金融的新舞台。

为顺应农业农村整体进入移动互联时代、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农行高度重视科技赋能服务三农工作,致力推进三农和县域业务数字化转型,推进金融科技与三农服务的有效融合。让三农金融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

目前,农业银行围绕县域B端(生产端)、C端(消费端)、G端(政务和公共服务端),积极为政府、企业、个人等各类涉农客户研发上线管理系统,同时,还将线上金融服务有机嵌入生产经营相关环节和节点,实现顺畅高效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农业银行共与32个省开展智慧政务合作,搭建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签约县超过900个;全行新建成县域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生活、特色产业等六类涉农场景4341个。

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在8月农行中期业绩发布会时曾表示,今年农行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十大工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科技,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于一点一滴中勾画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