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IBGE)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当前,反映该国官方通胀指标的广义消费者物价指数(IPCA)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高峰期后,又重新处于高位,尤其是食品、燃料和能源等基本生活用品价格屡达新高,使得当地民众日常消费压力增大。
巴西经济分析人士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因素来自多方面,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和霜冻,以及疫情期间全球原材料供应链出现中断造成产品的供不应求等。分析人士同时认为,美元对巴西货币雷亚尔汇率的走高是造成该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反映出巴西政治和经济局势的不稳定,尤其是巴西政局的不确定性,将打击国外投资者的信心,促使他们放弃在该国的投资,而这或将推动美元汇率的升高。
经济人士指出,近日,巴西政局不稳定已对该国物价水平造成明显影响。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全国广义消费者物价指数升至0.87%,创造了21年来当月物价指数的新高。同时,最近12个月相应物价指数累计上涨9.68%,食品类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包括大米涨幅为32.68%,豆角40.28%,玉米粉28.15%,肉类30.77%,豆油67.7%。此外,燃气和汽油价格也上升明显,分别为31.7%和39.09%。分析人士认为,上述产品价格或因政局不稳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继续上涨,并预计2021年该国广义消费者物价指数将达到8.3%,远高于政府设定的5.25%的目标。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经济学家孔斯德拉指出,物价的上涨或对该国的“雷亚尔计划”造成破坏,该计划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是一项以反通货膨胀为目标的经济计划。
巴西中央银行已紧急中断该服务商的系统接口,并要求相关机构暂停经该服务商发起的转账操作,同时责令金融机构全面核查第三方服务商资质。
2023年以来,中国品牌越来越多进入拉美,尤其是巴西,在圣保罗的中餐厅也越来越多。背后是中巴经贸往来加强,以及更多中国企业谋求出海机会。
此前中国和巴西的合作已经走过了“黄金50年”,期待可以继续携手走过未来的“黄金50年”。
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实行免签政策。
中巴双边本币互换续签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1570亿巴西雷亚尔,协议有效期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