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饲料行业迎来了一波“涨价潮”。多家饲料企业陆续发布涨价通知,每吨价格上涨50元到100元之间。
养殖户庄学权介绍说,去年是养猪利润高的一年,很多中小养殖户在今年都争着养,所以现在存栏量增加很快。
相关数据也显示,我国能繁母猪存栏数在快速回升,由2019年9月底的1913万头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4564万头,扩增了2.3倍。能繁母猪大量增加,就意味着生猪的供给也在增加,这就造成了生猪价格大幅下跌。
庄学权告诉记者,往年一头猪出栏需要700斤饲料,今年只多不少。眼下他就有2000头猪到了出栏的时候,现在卖猪亏本,只能继续养着,每天需要消耗更多的饲料,以往每周进一次饲料,今年4月份开始每周要进两次。而目前,不仅玉米的价格居高不下,豆粕价格最近已经创出了历史高位,养殖户的到手价超过了每吨4000元,再叠加各家饲料厂纷纷提价,混合猪饲料每吨提价100元。不少养殖户表示,目前生猪的收购价跌破了成本线,把猪卖掉也亏,养着还是亏。
庄学权告诉记者:“按照今天猪价每斤是6.1-6.2元,我们的养殖成本,最低不低于8.5元,所以我们卖的话,每斤猪肉至少亏2块多,200斤的猪亏400多,如果是200多斤的猪就要亏500元”。
进一步强化市场引导和政策支持,健全生猪产能综合调控机制,促进生猪市场稳定运行,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猪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据监测,6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比上个月降低了0.8%,预示着7、8月份的生猪出栏量将有所减少,有利于猪价稳定和养殖盈利。
5月上市猪企总出栏量同比增长30%,供应充沛令猪价表现低迷。
专家称,替代、减量和增产是中国大豆市场维持健康发展的三个核心思路。
建成一批适度规模、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智慧管理的家庭农场或标准化养殖场;全国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粮食用量占比降至60%左右,其中,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