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气候变化之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引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趋势。在此背景之下,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变革中,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香港兴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香港兴业国际”)是最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之一。近期,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专访了香港兴业国际执行主席查懋成先生,结合香港兴业国际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探寻企业发展立身之道。
查懋成出身海宁查氏。1977年,查懋成的父亲查济民从外资手中拿下香港最大一片私人土地,查氏家族自此正式与地产行业结缘,在“从零”开始开发这片土地的同时,也将可持续理念写入了发展底蕴中。香港愉景湾经历40多年开发,至今绿化面积仍高达2/3,容积率仅为0.16,愉景湾已成为一个生态小镇、可持续社区的优秀样本。上海兴业太古汇经历15年的开发建设,将海派建筑特色、石库门里弄情况有机结合到城市更新中。
查懋成表示,对于每块土地和每个项目,香港兴业国际一直秉承着“尊人重土,止于至善”的价值理念。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香港兴业国际的经营策略一向着眼于长期投资,并不急于追求短期回报。我们会综合考虑每一块土地的长远发展潜力,注重可持续发展、企业与社会利益的融合。我们追求的成功,不是短期利润上的成功,而是项目长远的生命力。这也是香港兴业国际每个项目的‘灵魂’所在。”查懋成说。
绿色造镇、“尊人重土”
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作为最早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之一,香港兴业国际最初是在什么契机之下,开始了可持续发展的布局?期间,曾遇到哪些挑战?
查懋成:香港兴业国际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香港愉景湾占地650公顷,相当于香港岛的8%,当时我的父亲查济民博士为了避免这么大片的香港土地落入外商手中,倾嚢而出,购下了拥有愉景湾业权的香港兴业有限公司,即愉景湾的开发主体,自此,查氏家族正式与地产行业结缘。
彼时,位于香港大屿山东北部的愉景湾还是大片的荒地、零星的人家,没有道路、没有水电,甚至当第一批建筑器材从海路运来的时候,愉景湾连码头都没有。因此,我们对于愉景湾的开发,是真正的从零开始,开山劈石、从无到有。
在规划之初,集团邀请了香港本地及海外包括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物业管理、市场运营等方面的业界精英,让这支团队先后前往包括美国、法国等地考察取经,之后确定了完备的计划与共识:要把愉景湾建构成当时香港从未出现的绿色综合住宅社区,并确立了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造镇的开发理念。
在愉景湾项目发展的四十余年中,每开发一期,集团都会做全盘的考量和规划,确保不同时期的建筑能充分配合原有的自然、生态、建筑环境,融为一体。直至今日,愉景湾已完成18期项目,拥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万名常住人口,但项目容积率仅为0.16,自然生态优越。
在节能减排方面,愉景湾作为亚洲首个绿色环保城,实行了人车分离,业主的私家车只能停在社区外的停车场,内部代之以污染较少的电动公共巴士和高尔夫球车;香港兴业国际旗下的酒店及会所,均使用电动或环保汽车,减少气体排放;渡轮业务中也选择使用含硫量低于0.05%的船用轻型柴油作为渡轮燃料等。
在早期所有基础设施中,我们遇到过最难解决的是饮用水问题。为此,香港兴业国际自己兴建了容量足以注满1400个标准泳池、储水量为350万立方米的水库。饮用水经地下水管引至滤水厂,按严格标准做自动化过滤后才供用户使用。
竣工时,这个水库的规模列香港第四,时至今日,它仍是香港第八大水库。2000年,愉景湾隧道贯通后,愉景湾水库才完成了它饮用水供应的职责,改为提供冲厕及灌溉水,但必要时仍可恢复作为饮用水供应的辅助来源。
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我们注意到《未艾·方兴——从大中里到兴业太古汇》这本书,您在序言上写到了“善待每一块土地,尊重历史人文的延续”,借此机会,能否为我们讲一讲“尊人重土”、“止于至善”的理念,与上海的城市更新、集团践行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故事?
查懋成:众所周知,兴业太古汇项目整体开发前后历经15年,之所以有这么漫长的发展时间,就是因为香港兴业国际和太古地产都有着共同的理念,即“要将兴业太古汇打造成为符合本地气质和个性的、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并愿意为打造精品项目进行长期的投入和耕耘。”
香港兴业国际的核心价值观是『PRI2DE』:“推陈出新”“尊人重土”“不同凡想”“坚守诚信”“倾心倾诚”“止于至善”。我们一直坚持这样的企业文化,通过对项目的理解和尊重,将这些理念展现在项目中,并且努力做到最好。
兴业太古汇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都非常特殊,在建造时,我们就一直强调在重塑海派建筑特色、石库门里弄情怀的同时,还要以新的形态丰富上海市民的生活,延续其土地厚重的历史价值,为周围居民带来更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城市更新的任何一项举措都不是孤立的,对企业而言,有机更新要求企业转变开发思路,以运营为导向,抱持“尊人重土”的态度,拒绝盲目大拆大建。在空间上基于对土地内涵、人文精神的深入了解;在时间上承接历史、面向未来,做出合理的发展运营规划。
因此,我们在运营中一直尝试增添“新东西”进来,不仅希望兴业太古汇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成为一个能提供稳定收益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也希望兴业太古汇能够为上海文化品牌的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从内到外践行可持续发展
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在零碳概念下,ESG备受关注。目前倡导的碳排放等,只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一部分,ESG还包含了大量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披露要求。未来,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而是一种新的常规经营方式,您对此有何见解与实践经验可以分享?
查懋成: 近年来,ESG成为“热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前瞻思考,也是企业运营中必须要正面应对、调整的一项策略。
香港兴业国际素来强调可持续发展运营,自2016年起每年度均会提交ESG报告。在2019~2020年度,集团在稳健的企业管治体系及实务基础上,成立了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以管理相关事宜,促进可持续及稳固的业务发展,并制定了工作议程向更可持续的道路进发。
在2020~2021年度中,我们将“HKRI All-In乐力做”升级为集团整体的环境、社会和管治主题,集合所有员工和持份者的力量,共同守护地球,推动可持续的社会发展。
同时,针对“良好健康与福祉”、“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气候行动”、“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六大2030发展目标,我们也作出了相应承诺,并制定完备政策,力求在2030年实现气体排放密度、废物(纸张)密度、用水密度、能源消耗密度的稳步下降,以及绿色建筑百分百认证。
未来,香港兴业国际也将在企业管治和营运中进一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采取绿色营运,并在工作场所中提高环保意识。我们深信只要与业务伙伴、客户、投资者和其他持份者携手,定能克服挑战,落实可持续发展并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当前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于企业而言,有着哪些机遇和挑战?与集团当前践行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有何不同?从企业治理层面而言,香港兴业国际又将如何完善现有架构,以面对这些挑战?
查懋成:从“十四五”规划及国家应对气候发展方向看,“碳中和”建筑的示范工程和项目是努力的方向之一。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绿色、宜居”将成为未来行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很高兴香港兴业国际在这一理念上可以算是一个小小的“先行者”。因为集团一向注重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坚持把“品质”放在第一要务,因此在嘉兴、杭州的住宅项目中,我们的选址都优先考虑临近湿地、公园,努力让社区内的绿化覆盖率高,容积率相对较低。如香港兴业丨耦园,在西溪湿地旁边,小区容积率只有1.2,兼具城市生活便利与自然绿化景观的双重优势。在房屋质量方面,通常由香港兴业国际交付的房屋都会坚持高品质、高标准的理念,在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坚持环保理念,强调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譬如采用low-e节能玻璃窗,变频节能电梯,采用高品质的无甲醛油漆等。
从企业治理层面而言,我们成立了“环境、社会与管治委员会”与“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小组”。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由不同业务部门的主管组成,因该年内厘定的风险和机遇而决定集团的环境、社会及管治目标和优先次序。委员会亦负责为业务营运制订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及措施,评估相关风险,向董事会作出有关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建议及改善方案,汇报相关事宜进程,以及审批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并为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小组就执行相关事务提出指引。
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小组的职责包括落实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政策,监察集团的相关表现及有关议题对业务的影响,向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汇报进度,以及编制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工作小组成员来自不同部门,确保小组能考虑到所有部门的需求。
以绿色低碳贯穿整体价值链
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纵观国内地产这几十年来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的政策现状,您觉得结合可持续发展方面,业内将会面临哪些变革?
查懋成:随着整个社会、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层面的关注与推进,相信未来的房地产项目会越来越环保、越来越宜居。
此外,随着5G时代到来,想必利用智能科技优化房屋舒适度的智慧住宅将成为一个新的聚焦点,帮助老百姓不仅能有得住,且更能住得好。
房地产开发商也应该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项目产品力,为购房者带来更智能、绿色可持续和人文精神关怀的产品,这也是房地产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所在。
香港兴业国际也将始终保持“向前看”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来迎接市场更好的变革,和时代赋予我们的无限机遇。
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今后,商业地产的绿色低碳运行路径,您认为是怎样的?有何经验与前瞻理念可以分享?
查懋成:商业地产是直接面对消费者“审阅”的项目,因此在消费者“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层面都需要在绿色低碳运营方面不断强化更新。
以香港兴业国际两个旗舰商业地产项目为例,香港愉景湾内有不少电器以太阳能发电(包括巴士站的风扇和照明、热水系统、马路边的太阳能感应灯及灭虫器),以及上海兴业太古汇内则拥有电力再生的高速升降机。
我们在创造企业价值的同时,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企业与社会利益的融合。未来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中,不仅自身需要注重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运行,还需要带动上下游的供应商伙伴们一起,以达到整体价值链都能实现绿色低碳运营。不仅是追逐短期的利润成功,也要为整个社会长远生命力的发展投入时间、精力和成本,让“品质为先,永续发展”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香港兴业国际在内地的布局坚持立足长三角,以上海为核心,辐射全国各地。未来,还将有哪些多元化布局?在国内城市的发展趋势上,在大城市核心开发上,应该如何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查懋成:香港兴业国际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前景和发展始终充满信心,内地市场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在物业投资和发展方面,我们延续了集团一贯的多元化业务组合模式,通过住宅和商业的有机结合,优化资产组合,增加投资价值。未来,香港兴业国际还是会在长三角区域探寻更多发展机会,增加土地储备,以支持集团的长远发展。
对香港兴业国际来说,我们是“贵精不贵多”,一直秉承着“尊人重土,止于至善”的价值理念对待每块土地和每个项目。我们经营策略一向着眼于长期投资,并不急于追求短期回报,造出高品质的房子、提供品味生活,才是我们的经营方向。未来,我们也会在每个项目开发时,综合考虑这块土地的长远发展潜力,注重可持续发展、企业与社会利益的融合,为广大的消费者“建品质人居,筑美满人生”。
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是全国首家由媒体发起的专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咨询机构。凭借全球化的视野和本土化的实践,第一财经12年来协同推动海内外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趋势和实践,持续探索商业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广泛与政府、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各大智库、非营利机构等合作开展了从政策研究到实践创新的众多项目,在可持续商业发展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发起创立,将继续拓展和提升为客户提供在风险管理、产品创新、能力建设和品牌提升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专业咨询、研究和培训等服务。
一辆裸车价格为50万港元的燃油车则需缴纳42.8万港元的首次登记税,实际购车成本接近百万元(92.8万港元)。
春秋航空是上半年A股上市航司中最赚钱航司。
本年度《施政报告》结构清晰、措施务实、目标明确,既强化“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文化,亦体现“高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治理智慧,为香港经济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据了解,警方经调查后已拘捕7名涉案人员。
中银香港、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三大发钞行随即宣布下调最优惠利率12.5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