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投研信息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全解析

第一财经 2021-10-22 14:03:13

作者:一财投研    责编:钱焜

在预先张扬两个月后,宁德时代(300750.SZ)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终于在7月29日下午揭开神秘面纱。

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为 160Wh/kg,按照规划到2023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同时,创新的锂钠混搭电池包也在发布会上首次亮相。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标志着电池技术创新又迎来新的里程碑。

据悉,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已开始与车企和储能客户进行商业化合作。除了宁德时代,中科海钠、爱玛科技等近期也发布了钠离子电池相关进展。

碳中和愿景下,催生了万亿瓦时级的电池需求,令不同技术路线的电池都有了展示的舞台。光大证券指出,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宁德时代入局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钠离子电池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建议关注:布局各大技术路线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持股钠离子电池企业的华阳股份(600348.SH);受益于铝箔用量提升的鼎胜新材(603876.SH)、南山铝业(600219.SH)、明泰铝业(601677.SH)、万顺新材(300057.SZ);布局钠离子电池相关技术的翔丰华(300890.SZ)、容百科技(688005.SH)、中国长城(000066.SZ)、欣旺达(300207.SZ);钠资源企业中盐化工(600328.SH)、南风化工(000737.SZ)、百合花(603823.SH)等。

钠离子电池:潜力巨大的电池路线

随着便携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锂离子电池也进入了加速发展期。2021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及锂离子电池产量显著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至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增速始终保持在200%以上,6月产量累计增速达205.0%,同时,2021年6月锂离子电池产量累计增速达44.1%,我国新能源相关行业在“碳中和、碳达峰”大背景下实现了快速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锂资源较为稀缺。作为在地壳中含量仅0.0065%的元素,锂资源储量并不丰富,且在地理分布方面也较为不均匀。根据中科海钠预测,目前全球探明的可供开采的锂资源储量仅能满足14.8亿辆电动汽车,如果按照锂电池当前发展速度,暂不考虑回收,锂电池的应用将在几十年后受到锂资源的严重限制。

作为与锂离子电池具有类似工作机理和电池结构的另一类储能电池,近期钠离子电池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于锂资源,钠离子电池所需的钠资源储量丰富,地壳里的丰度排在所有元素的第6位,而且分布较为广泛,在海洋和盐湖中有巨大的储量,因此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锂资源短缺引发的锂电发展受限问题,此外还可以对铅酸电池形成替代,在低速电动车、电动船、家庭/工业储能、5G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从而有望成为储能领域明日之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类似,钠离子电池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生产线进行生产,也就是说电池厂在更换生产时无需重新设计和制造生产线,只需对产线进行略微改造即可实现快速生产,因此也给予了钠离子电池较强的替代性以及较大发展空间。

应用场景广泛,市场空间百亿级

钠离子电池在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场景中,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当前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优势地位的使用场景,如:电动两轮车、低速四轮车、储能电站、家用储能产品,大规模商业化之后,钠离子电池都将有一席之地。

光大证券认为,钠离子电池在储能、电动两轮车与A00级别汽车领域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预计2025年这三大领域国内电池需求将达到123GWh。

具体来看,储能方面,2020年国内储能装机需求合计17GWh,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8GWh;两轮车方面,2020年国内两轮车电池需求约32GWh,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1GWh;A00级别汽车方面,2020 年国内A00汽车动力电池需求约7GWh,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4GWh。

若这三类场景均使用磷酸铁锂电池,预计2021-2025 年对应的市场空间分别为408亿/510亿/545亿/532亿/537亿元。

当前由于产业链不成熟、制造成本高等因素,钠离子电池实际生产成本在1元/Wh以上。光大证券指出,若钠离子电池行业产业化顺利推进,当产能达到GWh级别时,钠离子电池的设备折旧费用摊薄,材料成本低的优势将显现出来(由于正极材料和负极集流体材料上的价格优势,钠离子电池的材料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低30%左右),有望在储能、电动两轮车、A00级别汽车等领域对磷酸铁锂电池实现替代。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提速,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全球从事钠离子电池研究的公司有20多家,包括松下、丰田等巨头公司。我国企业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2017年,我国首家钠离子电池公司中科海钠成立;2018年,首辆钠离子电池低速电动车的问世;2019年,首座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推出。

本次宁德时代推出的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核心性能超出市场的估计,综合性能逐步赶上磷酸铁锂电池,并且宁德时代宣布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而在物料成本上,参照其公布的电池体系,物料成本预计较磷酸铁锂低20%-30%。

钠电池的产业链结构与锂电池类似,负极、电解液、隔膜基本保持目前的竞争格局,集流体不再需要铜箔。主要技术路线的电池企业不同,所需要的正极材料或其关键材料也不同。方正证券指出,由于产业体系在商业化初期,竞争格局还需继续跟踪,相关龙头企业仍然具有先发优势。

随着锂电和上游材料企业入局,产业化进程会大幅提速。开源证券预计在未来3-5年,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会基本形成,钠离子电池相关工艺、相应的电池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体系也会趋于成熟。看好已参与钠离子电池产品研发和布局的企业。此外,因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相似,随着钠离子电池发展,隔膜需求上涨,隔膜制造企业受益。

风险因素: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锂离子电池成本下降超预期,储能政策出台不及预期。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