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互联网平台以及互联网赋能炒作的方向,会是未来的大方向。
但对很多人来说,互联网这个词你懂,赋能这个词你也懂,但两个词加起来,你可能就懵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聊聊互联网赋能问题,以及当年互联网板块的炒作路径。
互联网是如何为企业赋能的?
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从1.0时代到2.0时代再到3.0时代,伴随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互联网板块炒作。
上世纪末,市场开始大量炒作互联网。刚开始的雅虎,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页面展示,有点像新浪,只是把信息集合起来,让用户自己进来看。也像是一个报纸的门户,把所有的报纸集中起来,用户来到这里,就可以看到所有的报纸。
后来随着信息越来越多,找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雅虎这种信息集合的方式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慢慢的就出现了Google、百度,有了信息的搜索。之后,用户越来越多,只是单向的展示信息,已经满足不了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了,于是选择性的推送开始了,后续慢慢的有了互动,有了交互。之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回过头来看,第一代互联网做的事,其实就是为现实生活赋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搬到网上完成,这就是用新技术赋能传统企业。原来的报纸注重的是卖掉多少份,后来的报纸通过电子的方式展现出来,报社自己要办网站等等,注重的不再是卖掉多少份报纸,变成了浏览量点击量,让更多的用户看到内容,这也是赋能的概念。
把赋能的概念继续拓展,是为传统企业赋能。比如原来你是卖百货的,是开餐馆的,通过互联网赋能,帮你主动找到客户,而不是等客户来找你,从而增加销量,带来更多利润。还有之后的“互联网+”,这也是赋能的概念。其实,赋能就是一个过程,会有很多脉络。
第一个脉络,对于信息传播的路径,从信息本身的形态出发,刚开始是文字,之后变成声音、图片、视频、直播。对应的网站平台,是刚开始的新浪,是之后出现的土豆、优酷这类的视频网站,是现在抖音这类的短视频、直播平台。
这个演变的方向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人肯定是希望看到的东西越来越立体,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单一的文字上,需要有声音有图像,有对方的音容笑貌...这就是把现实世界的东西挪移至网络上的全面呈现。
第二个路径,从技术进步来看,刚开始是PC时代的互联网,后来到手机时代,尤其是从苹果开始,出现了大爆发,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仅让我们看东西更加方便,更是解放了人,把时空观的概念去掉了,从而为更多的行业赋能。
但互联网有个特点,只有TOP3的企业能被看见,后面的企业基本是不被看见的,而且TOP1很厉害,TOP2和TOP1往往相差很远。这就让整个互联网行业天生具备很强的垄断能力,因为它可以做到低成本无限复制。在互联网上,一个东西被研发出来之后,无论是一个人看,还是两个人看,成本都是一样的。不像过去的报纸,卖一份报纸是印一张的成本,卖两份报纸就是印两份的成本,成本是会增加的。而互联网上基本就是无成本复制。
正是因为互联网的这个特点,让市场倾向于给这样的企业极高的估值。比如早期微软的操作系统,一个人用和一万个人用,成本是一样的,顶多是增加服务器的功能。这就让市场给了微软非常高的估值。
当然,这给了互联网无限的想象空间,也给了互联网行业天生的垄断能力,也就决定了行业的瓶颈。
一旦互联网到了垄断状态,就会派生出很多问题。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数据霸权争夺战,打的就是互联网平台垄断。后来我们也看到了,互联网平台受到了挤压,给企业的估值空间也随之降下来。因为市场认为这些企业,该赋能的地方已经赋过能了,甚至赋能过头了。所以市场对这些企业已经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了。
元宇宙会如何助力互联网企业发展?
现在,元宇宙出现了,这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说过去是把现实世界的东西移到网络上,那这只是一个平移的过程,并不是重新创造。而元宇宙,则是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它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对现实世界带来非常大的冲击,更不会因为反弹而带来反作用力。
不会像现在的互联网企业那样,企业拓展卖菜业务,抢线下卖菜人的生意,让很多老百姓没钱赚,从而让国家反对。如果是在虚拟世界,根本就不会存在这种影响。
比如,前段时间酒炒得很厉害,所有的公司都去买酒,后来国家不让买了,但如果你是一个酿酒大师,在虚拟世界里无论你怎么卖酒,怎么折腾,对现实世界都不会有太大的冲击,那肯定任你折腾。
此时的互联网公司,太需要这个概念了,本来就无路可走了,现在元宇宙又开拓出这么大的市场空间,这对提高互联网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来说太重要了。尤其刚开始发展时,面对未知,监管部门也会比较宽容,甚至可能会先扶持,等真正产生问题时再来管。
既然如此,市场的想象空间就会被打开,想象回到当年互联网刚刚开始发展时,虚拟世界的门刚刚被打开,难免会有人幻想曾经在互联网的成功,是不是会在这里重新来一遍,甚至比当年互联网的想象空间还要大。这个时候市场会对这些公司未来的估值,做重新评估。
当然,要达到这个估值还比较远,现在还只是处于第一波概念炒作。但既然是第一波炒作,如果没有做好,结果会很惨的。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泡沫曾经破过,大量的公司都不见了,像雅虎、像最早做电商的“8848”等等,但还是会有公司存在的。
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现阶段不是要否定它,更重要的是理解元宇宙的逻辑,尽早的学习了解更多。至于要不要参与,是在认真思考之后,再去考虑的事情。在没有任何思考之前,不要简单的去做定义。
元宇宙未来的空间究竟有多大?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
一直以来,人们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够永恒,希望自己的思想可以变得有价值,甚至希望有一个地方,可以实现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理想。
既然是这样,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一些思考放在那个世界中,慢慢的有相应场景可以实现,这是可行的。千万不要想着那些东西是虚无缥缈的,因为故事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相信。
人其实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是现实的物质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不要以为精神世界是不真实的,因为一个人的人生,更多的是由你的心决定的。你的喜怒哀乐,也是由你的心决定的,而不是简单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只是通过影响你的心、影响你的思想、影响你的精神,从而产生作用。
信仰、思维对你的人生影响,恰恰是最大的,这些虽然是虚无的,但却非常现实的影响着你。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把这些东西用一个场景来实现,这其实就是元宇宙的概念。元宇宙可以让你变得具象化,让你的创意得以实现,变成现实,变得有价值。
毕竟人是世俗的,似乎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现实了,但元宇宙恰恰可以让它变得有价值。如果在那里形成一个特殊的世界,可能就变成你的资产。也许你什么都没做,只是想象出来的,但就是这个现象变成了现实,就变得有价值了。
我们知道知识可以定价,如果你的精神可以定价,你的信仰可以定价,甚至你的想象力可以定价,这些东西还可以拿来做交易,那就不得了了,很多商业模式都可能会出现了。
(作者为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兼大智慧中国私募基金研究所所长洪榕)
中国先后兴起了互联网、教育培训、网络直播、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风口。无论风口怎么切换,北京似乎永远处于C位。
大趋势催生龙头,背后对应长期潜在较大的投资回报。
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局域网到全球网络的发展,最终形成去中心化和开放合作的生态系统,显著受益于全球化浪潮。
杭州的核心实力是阿里巴巴、网易这些互联网大厂的平台孵化功能,孕育出了创新的生态雨林,带来了技术创新的“涌现效应”。而杭州的传统制造业基础和互联网发展,则为科技化阶段奠定了基础。
00后女孩们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业中展现出个性化和灵活化的职业选择,但也面临着行业竞争和不稳定收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