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公告称,第三季度总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8.2%;经调整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25.4%。
智能手机业务方面,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达到478亿元,毛利率12.8%,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仍达到43.9百万台。根据Canalys数据,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三,市占率达到13.5%。
互联网服务方面,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73亿元,再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1%,互联网业务毛利率73.6%,同比上升13.1个百分点。本季度,小米全球互联网用户继续保持增长。2021年9月,MIUI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32.0%至485.9百万。其中,中国大陆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27.3百万,同比增长16.4%,连续4个季度环比净增长。截至2021年11月22日,MIUI全球月活跃用户数3首次突破500百万,是小米全球业务发展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此外,小米表示,AIoT平台规模继续扩大,截至2021年9月30日,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计算机)数首次突破4亿,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至小米AIoT平台的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计算机)的用户数超过8百万。
截至今日收盘,港股小米集团跌0.96%,报20.7港元。
小米在AI眼镜方面的动作试水意味比较重。
盘面上,银行股领跌,油气、保险、电力、白酒跌幅靠前,固态电池、AI应用概念股调整。算力产业链走强,CPO、铜连接方向领涨。
是否具备显示功能是划分AI眼镜过渡阶段与成熟阶段的重要指标。
代抢订单并非首次出现,此前在小米SU7上市前,也出现过类似现象。
小米官宣明晚7点发布小米AI眼镜;阿里云百炼联合支付宝上线智能体“AI打赏”功能;谷歌发布新一代Gemini机器人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