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欧美稳中有升,亚洲持续分化 ——11月全球制造业景气度点评

2021-12-03 17:23:39

作者:罗奂劼    责编:张健

尽管当前全球疫情反复不断,但11月全球制造业整体回暖。其中欧元区结束了连续4个月放缓的局面,美国扩张程度均有所加快,但两大指数再次出现背离;亚洲地区继续分化,其中中国时隔2个月后重新扩张,韩国加速扩张,日本继续创新高,但东盟指数出现回落。原材料价格高企、全球供应链不畅和疫情反复仍是阻碍当前全球经济持续平稳复苏的重要因素。

01美国:两大指数再度背离

美国11月ISM制造业PMI小幅上涨0.3个百分点至61.1,连续18个月位于景气区间。生产、新订单、进口和就业四项指数共同推动指数上涨,表明在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强劲需求的带动下,生产活动有所加强,同时就业步伐也随之加快,其中进口指数在短暂一个月的萎缩之后再次扩张,就业连续3个月加快。在产业链瓶颈和高物价持续的大背景下,客户库存暴跌6.6个百分点,成为最大的拖累因素。供应商交货和物价指数分别下降3.4和3.3个百分点,虽然对指数不利,但同时也表明供应交付时间和高物价均有所缓解,对于整个制造业来说是利好。从其他分项指标来看,在近期生产活动有所加快的带动下,订单库存指数连续第二月下降。出口订单和供应商库存则分别微降0.6和0.2个百分点。

当前美国制造业仍然处于需求驱动但供应链受限的环境中。制造业的所有部门已经连续多月受到原材料和资本设备交货期延长、原材料持续短缺、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以及产品运输困难等因素的影响。

未来数月,高物价和产业链瓶颈仍将成为制造业持续保持健康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

从目前来看,尽管全美疫苗注射有序推会使得服务支出大幅加速,有助于推升经济恢复,但疫情反复,供应链不通畅和原材料价格高企短期内难以立刻得到有效解决,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仍将继续影响美国制造业经济的所有部门。值得一提的是,11月美国两大制造业指数一个月后再次出现背离,且Markit制造业PMI创2020年12月以来新低,其中输入价格分项指数创2007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新高,和ISM中的物价指数回落完全相反,表明在高物价的影响下美国制造业恢复不够稳定,为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蒙上一层阴影。

02欧洲:欧元区止跌反弹,英国扩张持续加快

欧元区11月制造业PMI录得58.4,尽管只微涨0.1个百分点,但终结了连续4个月的放缓态势,并连续17个月位于景气区间。在旺盛的需求带动下,产出和新订单成为指数止跌反弹的两大因素,但较高的价格、供应链瓶颈以及混乱的物流导致产品短缺现象持续。由于成本居高不下,生产商的出厂物价指数较10月继续上涨1.1个百分点至73.7,连续2个月创新高。尽管随着多国疫苗注射进程的加快,供应链相较于疫情最严重时期有所好转,但预计到2022年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善。为此,制造商对于未来12个月的乐观情绪为近一年以来最低。表面强劲的PMI数据无法掩盖当前欧洲制造商背后艰难的生产经营困境。

德国11月制造业录得57.4,创下1月以来新低,但放缓程度显著收窄。在国内需求强劲和供应链出现部分好转的带动下,生产指数保持不变,新订单指数出现上升。但当前供应链紧张、原材料价格高涨和短缺情况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推升出厂价格创下新高。

尽管如此,随着生产的企稳,企业对于未来活动的乐观程度时隔5个月首度向好。法国11月制造业PMI录得55.9,时隔6个月增速再次加快。产出、新订单和就业的改善对整体指数的贡献最大。其中就业指数创下最近3个月的新高。同德国一样,供应链紧张和原材料价格高涨推升出厂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制造业的企稳使得法国生产商对于未来预期的乐观程度升至5个月以来的高位。英国11月制造业PMI录得58.1,连续2个月加快。新订单和生产的上涨对指数贡献较大。但制造商仍旧面临着充满挑战的局势:供应链中断还未结束、员工短缺和通胀压力抑制了利润增长,导致生产成本的指标升至1992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也使得部分英国服务型企业的成本以20多年来最快的速度上升。此外,英国脱欧后遗症和物流问题造成的持续困难限制了国内制造商向海外市场扩张的机会。尽管如此,企业仍然对于前景依然乐观。

近期欧洲在新一轮疫情卷土重来导致部分地区重新封锁、供应链问题依然严重以及通胀飙升等因素影响下,四季度欧洲经济的增长前景并不乐观。这意味着欧元区总体通胀率将继续超过欧洲央行2.0%的目标。尽管通胀上升和房价飙升给欧洲央行带来了采取行动的压力,但近十年来欧洲央行一直未能达到其通胀目标。

03亚洲:日韩走强,东盟放缓

日本11月制造业PMI录得54.5,创下2018 年 1 月以来的新高,并连续扩张10个月。随着国内疫情的进一步好转,产出和新订单继续大幅增长,其中产生指数为4月以来新高。此外,新出口订单出现过去 5 个月来的最大增幅,就业指数的增幅是 2019 年 4 月以来的最大。但供应链不畅和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导致投入生产成本创下2008 年 8 月以来新高。尽管如此,制造业对于12个月生产前景继续保持高度乐观。

韩国11月制造业PMI录得50.9,扩张程度有所加快,并连续14个月保持景气。尽管需求尚可,但供给端受供应链不畅和原材料成本高企的拖累十分严重,生产指数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滑,也使得就业创下10个月以来的新低。尽管如此,生产商对于前景乐观情绪升至8月以来的最高。东盟11月制造业PMI下滑至52.3,仍然接近近期峰值水平,并连续扩张2个月。随着东盟各国正常生产活动的继续恢复,产出和新增订单均进一步增长,但增速略有放缓。

同时,企业裁员速度降至5个月最低水平。不过东盟各国的产能压力仍处于历史高位,积压工作量以历史第三高的速度进一步增加。供应紧张问题持续,投入品的交付时间再次延长,尽管延迟程度是4月以来最低。虽然投入品价格涨幅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尽管如此,企业乐观情绪依旧高涨。

04中国:重回扩张区间

11月制造业PMI录得50.1,时隔2个月重回扩张区间的同时结束了连续7个月连续下滑的局面。11月制造业PMI出现回升符合基本判断,但重回扩张区间仍然大超市场预期,彰显我国工业生产的韧性十足,并且在疫情防控得力和煤炭供应不足问题得到显著缓解之后,制造企业对于生产预期和产业前景的乐观情绪明显回升。从行业景气面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12个高于临界点,比上月增加3个,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制造业止跌反弹并进入扩张区间,表明尽管当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我国经济整体稳步持续恢复的趋势并未被打破。

11月制造业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供需两端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上升3.6和0.6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时隔2个月重新扩张。二是价格指数大幅回落。价格指数以19.2个百分点的超大跌幅,回落至2020年5月以来的低位,表明我国政府对于原材料价格的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三是进出口指数继续回升。其中新出口订单连续2个月上升,并升至2021年5月以来的高位,尽管仍在萎缩区间,但显示出整个外贸景气度正在快速回暖。四是中、小型企业景气度有所改善。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效果进一步显现。其中中型企业结束连续两个月的收缩走势,小型企业则上升1个百分点。六是企业对市场发展继续保持较高信心。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8,较上个月有所加快,表明企业对未来发展预期仍保持乐观。

11月财新PMI连续第3个月与官方制造业PMI出现背离,其中生产结束连续三个月的收缩,与官方指数走势一致,但订单需求和就业走弱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指数。表明虽然限电限产有较大改善,但前期造成的较大影响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展望12月,保供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会对制造业PMI带来较大支撑,但环保限产和天气变冷也会对生产带来一定阻碍,预计12月制造业PMI继续在荣枯线上下波动。

(作者为植信研究院宏观高级研究员)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